经历春的智性,冬的等待,夏的摇摆,迎来秋的丰收也即是成熟,我认为他们代表的是四种爱的状态。四季并不是分别的针对某个具体的年龄、性别或者人物,而是通过四季人物的不同来表达人的不同,这些角色真实又复杂,各有各的欲望推动其行为,并且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与对话展开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活动,着实有趣。
在秋收的故事里,它与春的故事构成一个年龄的轮回(从代表春的青年女性到代表秋的老年女性),都是通过女性对女性魅力的认知和喜爱进而发展出一种行为——用中文形容是“做媒”的故事。在春的故事里,青年女性并不完全被动接受女性朋友为她和她父亲的牵线搭桥,她通过智性对男性认识做出反馈,并因为掌握年龄的优势而存有绝对的选择权。而秋的故事里,女性的年龄和智慧都不再成为吸引男性的优势,巧合与缘分成为故事发展的核心,侯麦厉害的是合理的建立了一个女性辐射出的多边关系对她利好的改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人物的核心特征。
侯麦作品里的人物让我觉得很奇妙的是,他们能够验证我的观点:在一种纯粹的导演艺术之下,演员们作为导演表达的载体是远远超出单一的专业演员从自身建立去人物所给出的表达结果的,演员们的存在是因为导演需要让他们以最契合导演艺术需要的方式存在,而不是为了某个有目的性的专业表演去展开一个个体的戏剧逻辑。人物以导演艺术的需要在电影里呈现按导演艺术进行的群体分工和合作,才是电影表演最清晰的定位。
影像90分
导演90分
我觉得整部作品拍得最好的是前面和结尾两个部分,并且形成首尾呼应,但是意想不到的是中间部分。
剧本90分
表演90分
创新60分
作品分84分
内容系数0.9
影史分76分
秋天是否会迎来情感的丰收?侯麦给我们留下了遐想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技术正在控制和侵犯我们的隐私,但它远不止于此...
总是超前于时代的大卫柯南伯格遭遇审美与电影思维日趋简单的主流影迷,豆瓣低分之谜,显然可以理解。这个时代的伟大的导演们要是能从豆瓣拿到高分,一定是观众发了疯。柯南伯格依旧掌握着技术发展对我们迷恋与求索真实的不可控性,尽管过去那些最超现 ...
在死亡面前,人性无所遁形!
人之将死,一切未被满足的现实都被淹没在步步紧逼的死亡和日渐膨胀的幻想里,放大的欲望成为抵抗死亡唯一的尊严和体面。我还蛮喜欢它切入教授主体的视角,“衰老”当真极其可怕,更可怕的是,这种临死前把自己的人性和欲望剖得明明白白的抵抗终究只是 ...
表演无关道德!
第二次看,视角会更成熟。叙事上,我认为这部作品画了一个很中式的“○”,除了依旧没有彻底被解答或者她就只应该是如此的汉娜,它让所有其他人物的存在和行为都给出了基于这个题材本身比较合适的一个解答。题材上,它关于集中营,关于大屠杀,其实承 ...
相对还是很满意的一部剧情片!
剧本,导演,演员发挥都很好,男女主演我都挺喜欢的,即便是发挥空间小一点的男演员其实他也给出了一些很独特的东西,这是一个内心我认为还是很天真的一个男人。当然它是一部女性为主的电影,而女演员也显而易见的拿出了一年一见的最佳表演或者至少是 ...
模仿《黑天鹅》的失败之作!
有惊喜,但是更多的还是可惜。我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等,等一个时刻它能告诉我它不是在借鉴《黑天鹅》,但是很可惜,从镜子砸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完了,果然如此。剧本上,它其实没有照搬黑天鹅的整体叙事方式,国内的题材其实也没有办法去彻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