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龙苗虎兄弟本是少林达摩堂武僧,因六根不净,兄弟俩在少林寺半道劫虐奸淫前来烧香礼佛的女香客,被少林清除门户,随即被官府通缉。二人一不做,二不休投了中原黑道总瓢把子“刘千斤”刘通的梅溪寨。刘通常年盘踞陕西,河南,湖广三省交界处的三不管的密林地带。因使的一对近百斤的流星锤,人送外号“刘千斤”。专门收罗江湖罗亡命徒,和武林败类,到的这成化年间,已经颇具气候,手下已有万人之众,且高手云集。

      除了上文所说的苗氏兄弟,还有青城山叛头徒鬼道人李长乐,此人诡计多端,青城剑法炉火纯青,属青城派一流高手中的一流。因谋求掌门之位败于其师兄余长丰之手。怀恨在心,遂趁其掌门师兄余长丰外出,杀余全家一十三口,远走河南投了刘通入伙,任刘通的主谋军师。

        石和尚,石龙 ,其本是锦衣卫千户。因弄权陷害忠良乱杀无辜,被内庭追查,遂落发乔装打扮成和尚,投奔了刘通,其后家人遭到诛连。此人能文能武,且颇喜权谋,对锦衣卫做事了然于胸,且对朝廷有刻骨之恨。他一手联络了十三省黑道组成同盟。且与李长子一起点播刘通,先是一统中原绿林黑道,大有与大明朝廷分庭抗礼之势。郧阳府军户皆老弱病残不堪一击,而与他们老巢较近的武当,却有三千弟子。江湖有语:北尊少林,南崇武当。如今武当是大明皇家道场,风头早已盖过少林,俨然是天下第一大门派,要想在此裂土分疆,取武当势在必行。锦衣卫早已探的风声,报与朝廷但久久没有回响,在内庭锦衣卫任职的原武当弟子张品英,密函通知青松真人。以武当的江湖地位,前去先稳住刘通,以待朝廷大军。

      刘通坐镇大黄厂梅溪寨老巢梅溪寺,日夜赶制兵器,操练人马。苗龙苗虎,李长子等人则率众掠乡过县,打家劫舍,洗劫府库,如火如荼。朝堂之上,衮衮诸公,缴抚两派,争论不休。武当派下山的弟子,也只能是救火队长在废墟之中,拯救那些还有生命迹象的生还者。

      王品德前往大黄厂梅溪寺与刘通交涉未果,遂懵生刺杀刘千斤,以期起到树倒猢狲散的结果。于是佯装同意刘通邀其入伙的提议,留在梅了溪寺。然而近两个月,除了整个梅溪寺壁垒森严,十二个全副武装的小队,不间断巡逻,刘通无论是吃饭睡觉上厕所,身边都有八个全副武装的干儿子 和四个身材俊美却喜怒难测的干女儿守护,他毫无接近和出手的机会。

      于是他给刘通写了封信假意说下山久已,恐师门有疑,欲回武当劝说家师不与梅溪寨为敌,望刘大寨主放行。然而老谋深算的刘通早已看穿一切。给其回话道“武当是天下第一大门派,又是大明皇家道场,累收天恩,青松真人虽年事已高,但并不糊涂,此刻王道长回去,诸事不提还好,若被探之你已经归顺于我,岂不是把你往火坑里推吗?王道长还是在我这山寨,饮酒作乐,以期举事功成,必以王道长为国师”。

        赵品轩,肖品佑二人星夜兼程,直奔武当所在的均州地界。一路上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哀鸿遍野,此时的均州府库已经遭到洗劫。苗氏兄弟李长子三人率五千人马向武当进逼。

        驻守武当山门的是武当青字辈,除了掌门青松之外唯一硕果仅存的武当青字辈的高手青木道人,太极八卦游龙掌与金蛇缠丝手更是于数十年前驰名江湖。

        此时的武当山门,滚木强弩早已齐备 ,除了本门弟子,也收留了一些附近逃来避难的乡民,以及派下下山去抬回来的伤而未死的百姓和弃婴及遗孤。

      武当十三峰是除武当金顶外,拱卫主峰的十三座山,每座山设一道观,呈太极八卦之势而建,紧紧拱卫着金顶。

      这十三个道观乃是:

        青龙观,观主王品和,江湖人称“云中雀”以轻功见长技盖同门。

        白虎观,观主,杨品象,一套三丰太极拳静若游丝,动如风雷 ,同门无人可望其项背。     

        朱雀观,观主,项品宇,铁拂尘 金蛇缠丝。青木最得意的真传弟子。

        玄武观,观主,澹台品邦,自幼练习家传绝学八卦刀,当年云游北方的青柏道长,看中于他收归门下,得其亲传八卦游龙掌。

          神农观,观主,方品秀,本是落弟秀才人生失意时拜入武当神农观青竹道人门下,武功在武当属二流,但是炼丹采药及医术却在武当及汉江一带无出其右者。

          神剑观,观主,李品丰,是神剑观前观主剑神李青锋的侄子,剑法虽不及李青锋,但在此时的武当亦是一二流之间。

        正一观,观主,沈品辛精通剑法,太极八卦掌同辈中未缝敌手。

          紫霄观,观主是青松真人的关门大弟子王品德,平时代替青松真人打理日常事务,传功亦是青松开小灶亲传,未参与过同门竞技,亦未在人前显露过武功,在武当十三观三千弟子中,显的高深莫测,人人敬畏。在武当大有青松真人青木道人之后的三号人物的做派,青松是有意于这个徒弟将来接替自己,是才倾尽心力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再青松接任掌门之时,便将紫霄观观主传之于他。其奉掌门青松真人之令前往梅溪寨交涉,近两月至今未归,由其大弟子张瑜贞代理掌门。

      龙门观,观主黄瑜章是武当后进,按说是没有资格坐观主的,但在其师明品才道长于福建随官兵进缴倭寇时遇台风遭难后,青松真人并没有挑选其他辈分更高的人为观主,而是指定了明道长的爱徒黄瑜章为观主以示告慰。

      松溪观,观主余品慧,其师为前任观主青荷。虽然青荷道人是青子辈中的大师姐剑法老辣,是江湖中为数不多的女中豪杰,但因松溪观皆是女道姑,所以松溪观上下,除修行,亦负责浣洗等后勤事务,但是自青荷以后,松溪观的道姑在武学上亦与同门无异,甚至有佼佼者已跃于二三流高手只上。余品慧便是这娇娇者中的佼佼者,不但武功得到青荷道人真传,且生的俊美。

    太乙观,观主,陈品辉,是青杨道人的弟子,其实亦是青杨道人的儿子,青杨道人原名陈清杨,均州武林世家 ,均州杨家的杨家枪法在湖广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还经营着一家鱼庄“丹江翘嘴白”。本是殷实人家。然而永乐年间的一场瘟疫,致使一家十六口,十四口染病而死,徒弟们死的死逃难的逃难去了,于是收拾家当一把火烧了宅子,拜入武当父子从此以师徒相称。

    三丰观,观主,张品山,是“金划银勾”五侠张翠山的第五代传人,亦是元末明教教主张无忌的第四代传人,张品山不如祖上的两位武学奇才,但是武当功夫门门通,虽不是样样一流,但也样样拿的出手,无成名绝技,但综合实力依然是江湖一流高手。

      玉虚观,观主,姚品云,据江湖传闻是永乐皇帝的释迦谋臣姚广孝的侄孙,因姚广孝无后,朝廷探的他有个侄孙在武当门下。大明皇家道场设在如此偏远的武当,此人亦是因素之一。

      白云观,观主,罗品通是青竹道人的门徒,他不但修习武当功夫,亦传承着全真剑法。白云观是武当最悠久的道观,与宋末元初的丘处机道长颇有渊源。

    此时武当十三杰,除了留在梅溪寨的紫霄观王品德,和率人下山救人的神农观方品秀。皆聚山门,前往迎客亭拜见青木。

        青木道人,目扫众人道,“紧要时刻俗套都快免了,速上山去,听候掌门调令。”又道“松溪观上下先留下”。

          接着吩咐道“品慧带领松溪观的所有女弟子把这些逃来避难得百姓都好好安顿起来,要好好组织起来,切不可生难,发现可疑之人立即拿下,多事之秋,严防歹人细作混入”

        只见一个着杏黄道袍的年轻道姑,上前双手握剑,拱手道“松溪观上下谨遵青木师叔调遣”然后领着弟子,开始组织难民前往一处安全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