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里主题的表达,不一定仅仅限定在导演的表层意识上,因为导演的潜意识是贯穿于策划、拍摄、剪辑之中的。所以,以下的解读包含我的主观理解,这样深层次的分析可能也反映出导演岩井俊二内心的潜意识。

一、《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的形式和风格

在整部电影所呈现出的风格中,青春的盎然通过明媚的画面呈现出来使得整部电影具有丰富的美感。

如果你去问一个人,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他难以回答,因为他的喜欢可能就是这种形式上的美感,而这种形式上的喜欢难以被人们深刻的探讨。就像是看见一个人长得好看,你会马上向身边的朋友赞叹这个好漂亮、好帅,你的朋友也只能是赞叹,不会继续去讨论这个人为什么是漂亮的、帅气的,你们的讨论最多至于TA的眉毛长、脸型小、发型独特,因为继续深入的讨论在生活化场景中太奇怪了。

因此,大众始终对于形式的喜欢是很难表达的,但难以回答并不代表形式与风格是浅显的,毕竟丰富的美感后面是一个一个镜头的设计和魅力。

在影片开始,伴随着空灵的音乐,绿色田野中站着白色衬衫的莲见拿着cd机,如果喜欢这部的电影的人,一定从这一幕中感受到震撼,因为它本身具有情绪化的表达。

我们可以从镜头的角度来探讨这种情绪化出现的原因。

1.色彩:色彩学认为,色彩会因不同观者引发心理上的感受,如果你是一位对“希望”心生向往的人,那么你一定能从绿色的田野中感受到一种希望,而白色是最具有神圣感的颜色(对于大多数的人感受而言),因此莲见(主角)穿上白色衬衫在田野中,我们会自然产生一种希望与神圣交杂的感受。

2.摄像:了解导演岩井俊二或摄影师筱田升的人会发现,在他们的电影中经常会出现逆光的镜头,这是一种“梦境”的镜头化表达。比如在《情书》中,男藤井树在图书馆窗帘后的画面忽隐忽现,它就是要表达一种梦的质感。回到莉莉周上,开头的这一幕辽阔空间很像是梦中的场景——我们经常会梦到一个人在一个很空旷的空间中,像是从一片广阔的天空中突然坠落、一个人行走在一片沙漠当中,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留心一下你的梦境,会发现这样的场景占了很大一部分。而这种梦境般的镜头和现实的生活是有疏离感的,你可以从中得到审美意义上的孤独情绪,给我们提供不同于现实的想象空间。

3.剪辑:剪辑可以理解为镜头之间的关系,在“莉莉周”的剪辑中,导演刻意利用乱码来打乱影片的叙事结构,被打乱的镜头之间缺乏了基本的叙事感,如同文学小说中的“意识流”一般,如果你想要理解这些凌乱的镜头,必然要回归到电影本身,而不再将电影理解成一部小说。当回归到电影本身,“莉莉周”所具有的诗意感、电影感及美感就被我们所注意并且尝试理解。

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的主观解读

莉莉周可以说是一部青春片,也可以说是一部青春片,但我从中看到了青春中宗教性和革命性的表达。

1.宗教性:

在影片中,少年们对于偶像的崇拜无处不在,我认为这种对于偶像的崇拜来自于对于自我内心的发泄,因为在青春中,我们的欲望、理想都处在一种压抑的形态之下,当我们无法完全认同于现实和自身时,内心需要寻找一种依靠,或是一种信仰。在影片中,莉莉周或是”以太“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依靠和信仰。虽然这个关于莉莉周的符号没有形成像基督教、佛教那样的体系,有着教旨教义,但它完全符合了宗教性,对于失落的少年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这种宗教性的表达贯彻于影片的始终,如同莲见被欺负、久野被强暴时他们无声的反抗,又如同星野、莲见、津田在旷野中无声的呐喊和久久的凝视,也更像是关于莉莉周那个由C和+组成的特殊的宗教符号。

2:革命性:

但是宗教性的表达一定在岩井俊二意料的风格之中,我从影片当中更是感受到了岩井俊二内心极大的革命性力量。

这种革命性力量体现在对于物化的反抗中:“物化”指人在物质生活当中,本身的价值由钱、物品等所拥有的物质资料而代替,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将无法寻找到自身情感的缆索、生命的经纬。岩井俊二在影片中,表现出了对于物化的反抗。

比如星野在冲绳岛之旅的最后时刻将钱撒向大海,通过极端行为找寻个人存在感,也通过莉莉周这样的宗教符号找寻“人”的价值,但讽刺的是这样一个人,试图用极端摆脱物化的行为居然是转而物化女性,并从中获得存在的快感。

津田就是这样一个被星野控制的并被物化的女性人物,她同莲见走向回家之路时,将援交所获得的金钱狠狠地踩在地下,反复地摩擦,紧接着跑向具有象征意味的河流之中,这是对物化的反抗;

她用偷来的钱包请内心喜欢的莲见吃饭时,那种纯洁的眼神、青春独有的羞涩的爱情展现在荧幕之上时,这也是对物化的反抗;

她同风筝一起坠亡,更是向这一个资本化的社会发出了最强音,正如加缪所言“死亡是唯一严肃的哲学命题”,当津田扯烂纸币、向莲见示爱时都无法真正反抗物化之时,她选择了作为人被物化之时唯一存在的权力——死亡,这一富有美学色彩的死亡向我们彰显了人在物化面前最后的尊严,同时这也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缘由。

影片最后,星野、津田都死去了,久野、莲见在精神上也都已死去。现代人没有莉莉周,尼采早已宣称上帝已死,信仰在何处?可能《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一个个极端的生命向我们昭示着活着的理由——为了美、为了反抗,又或者我们可以说——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