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东极岛》构建的战火纷飞、生死一线的世界里,阿赑这一角色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耀眼而又真实的光芒。他由朱一龙饰演,被塑造为一位平凡质朴却又充满血性与担当的东极岛渔民,其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成长历程,成为影片叙事与情感表达的关键脉络。

阿赑的出场,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烟火味道,他是为生计奔波的平凡渔民,有着黝黑粗糙的皮肤、满是老茧的双手,以及面对生活压力时的无奈与坚韧。朱一龙为了诠释好这个角色,下足了功夫,将体脂率降至8% ,提前进驻舟山渔村,学习方言与潜水技能,达到“闭气3分20秒、无装备下潜15米”的专业水平,在一场水下搏斗戏后甚至因减压病入院 。这些努力都融入到角色之中,让阿赑的形象真实可感,一个被生活打磨却又充满生命力的渔民跃然银幕之上。

影片伊始,阿赑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与小私心,他参与营救英军战俘,最开始是为了换取药品给病重的母亲治病,这是人之常情,也让角色脱离了“高大全”的英雄模板,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在这个阶段,阿赑代表着普通民众在乱世中的自保与挣扎,他并非天生的英雄,只是被命运卷入了这场关乎生死与正义的漩涡之中。

随着故事的推进,阿赑的内心逐渐发生转变。当他亲眼目睹日军的残暴行径,看到无辜生命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消逝,他骨子里的血性被彻底点燃。从最初踢开求援的英国人,到后来在血海中奋勇杀敌、拼死救人,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系列事件的刺激下逐步完成的。朱一龙通过细腻的表演,从阿赑的眼神变化、肢体动作等方面,展现出他内心的挣扎与成长。面对日军的暴行,阿赑眼中的恐惧逐渐被愤怒与坚定所取代,他握紧拳头的动作,都传递出角色内心的情绪波动,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他的蜕变。

在营救过程中,阿赑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狂风巨浪、日军的巡逻艇与枪口,都威胁着他和同伴们的生命安全。但他没有退缩,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丰富的海上经验,带领渔民们与危险周旋。在一场紧张的转移战俘戏中,阿赑冷静地指挥着众人,巧妙地躲避日军的搜查,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他不再是那个只想着自己和家人的普通渔民,而是成为了拯救生命的英雄,他的抉择与行动,诠释了人性中的善良、正义与担当。

阿赑这个角色,不仅是个体的英雄,更代表了在战争年代,无数平凡人身上所蕴含的伟大力量。他身上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义”的精神,在面对他人的苦难时,能够挺身而出,不计得失。同时,他也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在侵略者的压迫下,不屈不挠,敢于抗争。他的故事让观众看到,英雄并非遥不可及,每一个普通人在关键时刻,都有可能成为照亮黑暗的光。

《东极岛》通过阿赑这一角色的塑造,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体命运紧密相连,让观众在阿赑的身上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光辉以及历史的厚重。朱一龙的精彩演绎,赋予了阿赑灵魂与生命,让这个角色成为电影中令人难以忘怀的存在,也让观众对那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