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这部剧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镜头多,不如有效镜头多。这一点,在鹏飞一家人身上最为明显。
先说桦林吧,她是吃尽了父母重男轻女的苦,打小睡在饭厅,吃饭不能上桌,自己的子弟名额让给了弟弟赶美不说,还要远去贵州下乡。等她为了鹏飞的学习回到苏州的时候,父母推辞,弟弟嫌弃,丝毫不顾及她当初为家庭所作的牺牲。你说她会埋怨吗?会怨恨吗?会在心里责备自己得不偿失吗?我想当然是有的。但是在镜头语言上,张开宙并没有给她太多的表现空间,面对筱婷被爷爷扇巴掌的时候,全庄家只有她一个人追了出去,她对筱婷说,你比姑姑幸运,你有个护着你的妈。何其悲哉,同是女儿,同有母亲在世,她需要去羡慕自己的侄女。而这份羡慕,衬出的是她内心的愤懑:为什么?为什么我的母亲就从没有护过我?我们可以从这一句台词推测出,桦林在家中曾经遭受过诸多冷眼相待,也能推测出她在贵州的时候,有过无数埋怨父母的瞬间。只需这么一句台词,桦林的苦情形象就立住了。
再说她的丈夫,鹏飞的父亲。电视剧已经播到30集,他的镜头还没有超过5分钟。当鹏飞高考失利回到贵州的时候,他带着儿子去铁路上巡道,烈日当头,他一步一个脚印,佝偻着背影,不需要一句台词,就能让大家看出他是一个勤奋苦干、老实本分的工人形象。等鹏飞说出桦林怎么变得和外婆一样的时候,一直一言不发的他就恨恨地说了四个字:鹏飞,道歉!就这么四个字啊,就把这么多年他对岳父岳母偏心的愤恨说出来了,而且这个里面,还包含着桦林对父母的愤懑。他反应如此激烈,充分体现了他对桦林的懂得,他坚决不允许儿子将桦林与她母亲归为同类。就只需要一个镜头一句台词,就能让我们看出他是真正懂得且疼惜桦林的,他虽然贫苦,但他是桦林的好丈夫。
而鹏飞就更不用说了。他小时候从贵州来到苏州,就和小巷里的小朋友打成一片,晚上睡在图南身边,他真诚地说你们都是好人。等后来他来到苏州上学,他逃课去跑车为他将来跑运输立了伏笔;面对外公外婆的偏心,他不多说但是脸上会有鄙夷。在当学徒时,面对不公遭遇,他会向舅妈倾诉,自己努力挣钱无非是想给爸爸买双新鞋给妈妈买件新衣服,再给舅舅舅妈买点礼物,哭得让观众都想冲进电视抱抱他。姗姗第一次向黄玲开口想让小军搬进来的时候,他嘴上同意但是会提醒大舅妈带一个孩子不容易;等到吴姗姗想以结婚为名占用宋莹两间房子的时候,他立即致电栋哲和林武峰想出了解决之策。等他买车了,载的第一个人便是黄玲,并且骄傲地告诉舅妈先兜一圈再回家。庄超英表示想让父母搬进来的时候,鹏飞说,我住进来了就不走了,外公外婆住进来就更不会走了。台词只有这么一句,但分量特别重。这时的他已经出人头地能够在外边租房买房了,但他还是住在舅舅家,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舅舅愚孝,家里能护着大舅妈的宋莹筱婷相继离开了,他是舅妈唯一的依靠了,他得住在家里,替舅妈守着这个家。

平心而论,从鹏飞初次登场到这场戏份为止,他的镜头全部加起来,还不如云遥两集的庄图南多,但他却抓住了有效的镜头,丰满地立住了自己的荧幕形象:孝顺、懂事、开朗而灵泛,且懂得感恩。
表演的精髓不在于镜头铺陈得特别多,而在于能抓住戏眼将情绪完整地传递给观众。看看蒋欣演的宋莹,因为分房闹事失去评先评优资格的时候,栋哲给她画一张奖项就能哭成泪人,映衬的是她对不公的控诉与对先进的渴望。她南下广州和黄玲分别之后,黄玲一个人坐在屋子里,蒋欣甚至都没有镜头呢,光是回忆里的几句台词,就能让观众对黄玲狠狠共情。
所有这些,难道就不会让那些个占用了大量镜头与篇幅的木头们,感到羞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