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是期待了好多天的一部电影,看影评非常不错,电影也确实没让我们失望。无论是演出少女感的周冬雨,还是演技炸裂在影后级女演员面前都没有露怯的易烊千玺,甚至是反面角色魏莱,都让人信服。作为一个妈妈,看得有点痛心,蓬勃的又让人心疼的青春啊!看完电影,我们一直听到音乐结束,两个小姑娘都有点沉默,也在探讨着剧情,有点沉重的感觉。
车上 ,格格和陶陶也问了我他们有点不懂的问题:格格:最后的女孩是他们的孩子吗?
妈妈:不是,只是一个有难处不敢回家的孩子。
格格,陶陶:那他们最后都进监狱了吗?
妈妈:是啊。因为年轻的警察认为如果陈念承担,会坐牢时间比较短,如果小北一个人承担要判几十年的刑。
格格:最后的对话,是在不同的车里吗?那他们是怎么对话的呢?
妈妈:你看的真仔细,那是他们最后的对话,也许不在同一辆车里 ,但是他们都能够感到对方的问题和回答,这是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
格格:我喜欢小北。
陶陶:小北就是小混混。
格格:那我还是喜欢小北。
陶陶:扫黑除恶都给除了。
我只有笑,两个幸福的孩子,从来经历过什么黑暗和苦难,让他们理解起来是有点困难,但是社会的黑暗一面并不代表着不存在,适当的接触和看到,也是防患于未然,让她们知道遇到事情如何处理。
陶陶:陈念后来的老师没有开始的好,开始的老师告诉陈念她做的对,但是关心的问陈念妈妈的时候应该关上门,保护隐私。
妈妈:我倒是觉得陈念的老师也很难,他们要高考又要管学习,还得关注孩子们的情绪,最后还被停职了,心理压力肯定也很大。
回家的路上,和格格继续探讨。
妈妈:那你为什么喜欢小北呢?
格格:因为一是小北帅,二是小北能够保护陈念,三是小北只对陈念好。
还一二三呢,好的,妈妈给与肯定。
妈妈:哦,很好,很有道理。我也很喜欢小北。尤其是小北能够在巨大的困难面前帮助陈念,甚至是不惜牺牲自己来保护陈念,的确让人喜欢。
格格:是啊 ,以后我也要找到这样的男朋友。
妈妈:好啊,这样重情重义的男朋友肯定很好。那孩子,你的男朋友还有没有什么别的需要具备的品质呢 ?
格格:什么?
妈妈:他这么好,帅,重情义,但是妈妈觉得还应该具备给你提供基本物质生活的条件吧!如果什么都没有,小北也很难保护陈念啊!
格格:也对。那我就教他吧!
妈妈:嗯,有道理,或者给他一些时间让他有这样的本领,你们一起努力去创造也好。但如果他只是一味的关爱你 ,而不能给你基本的物质保障,也是一个问题,对吗?
格格:嗯。
妈妈:妈妈年轻的时候也是喜欢小北这样酷酷的,帅帅的男孩,年龄大了,才发现其实生活不容易,物质基础也很重要。
格格:妈妈,我有一点害怕,害怕遇到校园凌霸。
妈妈:那我们分析分析电影中的人吧!小北为什么喜欢陈念?
格格:因为陈念问他疼不疼,关心他。
妈妈:对的,小北是个特别可怜的孩子,让人心疼,13岁就没有妈妈管了,才多大呀,就要自己一个人拼,自己挣钱吃饭,特别不容易。他没有什么手艺,只能替人打架,看场子,倒卖手机,那个家虽然破,但是都是小北自己努力换来的,小北不容易。当他得到陈念的关心,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所以就爱上陈念了。陈念就是他生活的光,他愿意为陈念做任何事,甚至是牺牲自己。陈念呢?你说她幸福吗?
格格:不,她妈妈居然都不管她。
妈妈:对啊,陈念都高考了,都是自己一个人,妈妈都不在身边,其实当遭受凌霸的时候,必须要告诉爸爸妈妈,大人会帮你想办法度过难关,至少会多一些经历想到解决的办法,不至于让它越演越烈。但是陈念的心理素质特别好。
格格:嗯,她居然都失手杀了魏莱,还能参加高考呢。
阿妈:不仅是参加,还得到了632分的好成绩 ,说明陈念真的是有很强大的内心和实力。最开始陈念帮助跳楼的女孩盖上衣服,也是一样 ,她有正义感,不希望自己再做那个什么都不说的女孩,陈念很勇敢。那你说魏莱呢?她其实也很可怜的。
格格:她怎么可怜,她那么坏。
妈妈:是啊,可是你注意到了吗?魏莱去求陈念的时候,她说她不能再复读了,因为她爸爸对他失望了,因为复读已经一年没有和她说话了。她爸爸在验看女儿的尸体的时候,看了一眼就走开了,我觉得都不是那种爱女儿的爸爸的心痛,而是很嫌弃很失望的样子。其实她爸爸妈妈爱的只是那个成功的优秀的魏莱,而不是魏莱这个人。所以她才会凌霸其他的同学,来显示自己的优秀和强大吧!网上也有很多虐待小猫小狗的人,特别残忍,他们从中得到快感!魏莱长的多漂亮啊!可惜她都不懂得爱别人!
还有那个一起凌霸陈念的女孩儿,她放过陈念一次,但后来自己也被欺负的?
格格:对啊,其实她开始还挺善良的,放过陈念,她挨欺负的时候陈念陪她走,可是后来居然还把陈念出卖了。
妈妈:是啊,她本性不坏,但是太懦弱,不敢对恶势力做出反抗,所以她也是可怜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可怜多多少少都来自各自的家庭,所以,你和姐姐都是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你们都是幸福的孩子。但并不代表着这个社会都是美好的,还有很多不幸运的孩子他们正在经历这样或者那样的苦难,珍惜吧!
一场电影看完了,原来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2个小时的经历,虽然电影在我看来不可否认的有东野圭吾的影子,有些烂尾,生硬的将年轻警官的主管臆断来决定结局变成适合大众口味的正能量,但我们知道真正的生活比电影复杂多了,能从中看到些我能告诉孩子们的,很是值得了。想起李玫瑾讲座中讲的:人的幼儿期极其关键,家庭造就了一个人,孩子的问题多数来源于家庭的不幸,家庭幸福的孩子得到幸福的几率也会更高。一直听,一直学!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表达方式不同吧。
孩子,学习并不是你生活的全部!路,要慢慢走,爱,要慢慢体会!愿每个家庭都幸福,愿每个孩子都有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