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刷完《东方快车谋杀案》,是我几年前就一直很想看的电影。今天突然有了怎么着也要看的想法。因为我只在刚刚看完了第一遍,想要有更准确更深的感悟当然需要二刷三刷甚至更多遍,所以现在我不讲剧情,我也没法讲清楚,整个谋杀案宏大又复杂,一刷只能过个时间线和结局。我只简单记录下这部电影本身的表达方式。
阿加莎的故事果然没让我失望。它完全不同于我所有看过的悬疑片,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的东西完全不是一两句话能总结出来的,从没有任何一个悬疑片像《东方快车谋杀案》一样带给我的后劲这么大。
1974年的版本,在上个世纪各种条件限制,即使没有很深奥的运镜构图,只是单单用叙事蒙太奇就能把这部电影的内核传达的淋漓尽致,很令人倾佩。像很多老电影一样,前面的十几分钟让我觉得有些无趣没法好好投入进去,因此错失了很多伏笔和引入。运镜方面也很简朴:推拉摇移跟,用了最纯朴的拍摄手法和构图向观众展示所有剧情,古板严肃的英文口音又是给整个氛围平添了很多肃穆。画面调色也很有上个世纪欧洲珠光油画的质感,美得不切实际。
现在的很多悬疑片打着悬疑惊悚的旗号来吊胃口,滥用音效、逻辑混乱的蒙太奇镜头拼接,再加上炫技式的运镜让观众觉得很摸不着头脑有悬疑片的感觉,实质上抛去这些手法故事本身缺乏张力。与之对比,《东方快车谋杀案》值得冠上悬疑类电影的经典之作的名号,地位不可撼动。它更值得这60年来一次又一次的翻拍,好的作品值得被反复品赏。
很早之前看过阿加莎的另一个推理小说《无人生还》,我就能感觉到她很善于用故事去传达人性,善恶全在故事里,也正是这些善这些恶构成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看完《东方…》更加印证了我这个想法,12个好人的陪审团和一个死者,法律的审判,波洛的沉默,这些都是这部电影要传达的精神内核不可或缺的部分。波洛和12人选择了正义,因为善良是连恶都能包容并接受,但正义绝对不会容忍恶,正义之所以是正义,是因为不会放过一切因贪婪的欲望和私心而剥夺他人生命的恶行。
车上没有杀人犯,只有值得好好活下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