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依赖巧合,但巧合在现实中发生会更美妙,就好像...提前下载了电影预备高铁四小时,坐定后邻座的男生转头问我“你是yms吗”,原来是五六年前有过一“程”之缘的(朋友的)朋友,于是我和他分享了耳机和电影;刚好是这部电影。

爱在黎明破晓前,或许有一点浪漫过头,到日落黄昏时,两位主人公都没有为了这点沉淀了九年的浪漫停滞不前,他们各自不断追求着也拥有着新的感情,是同床异梦的表面婚姻,是独立与爱的天人交战,是最最俗套的现实主义故事,即使是品尝过浪漫盛宴的两个人。

但那一夜,写成杰西的书和席琳的歌,吸引杰西宣传了整个欧洲辗转到巴黎做最后一站,也让席琳为一幅海报赴约,他们依旧是会为了短暂的契合就下火车的浪漫信徒。

我喜欢电影的节奏,情节的推进、场景的更换,每一分钟都好像对应现实的时长,我只是在旁观两个最聊得来的灵魂。他们之间当然是爱情,那身份就是爱人吧,全世界第一号的卫道士都不该在这个时候试图讨论“责任”话题来打扰大家。杰西一边是准点起飞的飞机,一边一步一步追着能再一起走一程,再说一些话,再听一首歌,再喝一杯茶,很像我和朋友拖延着不想挂电话,你送送我我送送你不回家。我甚至想过结尾,席琳会陪杰西上飞机吗,杰西会留在巴黎一夜吗,于是我知道我输了,因为结尾比我想的好得多,“你要错过飞机了”,“我知道”。

为了这句“我知道”,我要固执地认为这是更过头的浪漫,我身处现实之中,甚至飞机就停在那里,我都知道,但我只愿意能多和你待一会儿;如果知道这是最后一面,我还是愿意和你聊宇宙聊哲学,而不是不停地做爱。

记录席琳的一句话,我可以靠自己独立地过我想要的生活,但我也需要一个人来爱我。

最后:如果加上我的高铁私人体验,这部电影会对我来说更特别。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会把“浪漫”和“爱情”分开的人,我会在任何身份的人身上感受到浪漫,好吧这种东西就是很对我的口味,也许梦里会有巴黎圣母院,有一个在战争中因为美而忘记按下炸弹按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