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善良的我们,在面对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总想着被什么救赎。救赎或许是别人的一句“我在”或是“一个赞”,又或许是命运对我们祷告的回应,又或许是,哲学。

影片一开头就是关于痛苦和快乐的思考,之后还有关于选择和失去的,关于量子力学的,关于融入社会的,关于坚持的,关于意识和宇宙的,还有关于梦的意义的。我在之前的人生中也有过类似的思考,也想着通过哲学去救赎一些人和事。有太多太多被触动到的台词,它们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欸,你说,哲学能怎样救赎生活呢?”

全文不含剧透,只讲哲学的救赎。

第一集追求痛苦还是快乐

...

生物老师告诉我们,人应该追求内啡肽,而不是多巴胺。因为多巴胺会给我们一些即刻的快感,大多数时候可能会让我们沉迷一些廉价的快乐;但内啡肽是要我们经历一些痛苦才会分泌的,是用来补偿我们的痛苦的,不易获得,但获得了就会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视这个为人生真理,追求内啡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想要考名校,找好工作,升职加薪,买房买车......但长期这样,像台词里说的一样,我发现好像只有目标达成的一刹那是快乐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埋头苦干,都是痛苦的。如果苦干过后没有达到目标,那我甚至会否定之前的所有努力,认为自己只收获了纯粹的痛苦。这样思维下的人生好像一直都在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习惯了去关注未来更大的目标,而忽略了当下的感受。就像是蛋堡唱的那样,“写下结果,因为人们爱追溯;省略过程,因为时间爱催促。” 社会只奖励成功的人,所以让我们误以为追求成功是追求开心,但其实这是在追求痛苦。

那如果追求内啡肽的思维会让我们大多数时候都痛苦,我是不是应该转而去追求多巴胺呢?就天天摆烂呗,傻子才去追求痛苦实现目标,我直接炸鸡啤酒配抖音,这样至少能让我抓住当下的快乐吧?但这样会让我整个人生的轨迹往下走,不久就要流浪街头了。

所以到底该追求什么呢?在哈佛积极心理公开课里,泰勒·本-沙哈尔把上面追求内啡肽的叫做忙碌奔波型人生,把追求多巴胺的叫做享乐型人生,并说这两种都不幸福。因为享乐型追求的短暂快乐最后堆积出来的是一个完蛋的人生,忙碌奔波型追求的成功最后却带不来日常的快乐。他提出感悟幸福型人生,觉得人生就像是登山,“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看过他的观点过后,我在之后的人生中尽量平衡了多巴胺和内啡肽,希望能达到他说的感悟幸福型人生。这种人生,就是对我生活最大的救赎了吧。

“永远不要美化那条你未走过的路”

...
...

好多年前就听过"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但道理是慢慢明白的。我们经常质疑自己的人生,并想着要是当初怎么样怎么样就好了,如果那样的话现在会更好吗之类的。都说要落子无悔,但要真正做到拥抱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实在不易。

抽象地分析一下,我们为什么总是想要去想这些当初未选择的人生呢?不就是为了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最好的嘛,或者想要证明自己比平行宇宙里的自己活得更好。但事实上来看,谁又能在人生的每一步都做出最佳的选择呢?回过头来看,过去的很多时候或许都有更好的选择。但生活不是向后过,而是要向前过的呀。在不知道未来的情况下,谁都无法做出完美的选择。毕竟我们都不是奇异博士,能看完一千四百多万个可能的未来。

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们当初真的就做出了客观上最好的选择,由于我们主观上没有体验过选另一条路的人生,所以可能会去不由自主地美化那条路,并觉得那条路比我们现在走的这条更好。这就是在有限的信息下可能会做出的错误判断,就像是简庆芬看到了Rebecca的帖子然后觉得她又有钱又有惊喜一样,但其实Rebecca的人生没她想得那么好。

因为我们没办法做出最好的选择,以及可能会去美化那条我们没走过的路,所以我们会觉得,没有得到的,永远更迷人。客观分析过之后,我觉得对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复盘当初的选择,以便提高以后做选择的能力;但永远拥抱当初的选择,毕竟无论选了什么,都是那时的我们能想到的最好的了。毕竟人又不能穿越时空是吧。就像是考差了一样,复盘了就可以往前看了。如果一直后悔当初没有考好一点,只会被困在过去。

第二集量子物理,和对宇宙的解释

...

两句台词,分别对应了两种对于宇宙和自由意志的解释。(仅代表个人观点,只是上过几节哲学课和物理课,欢迎讨论!)

“答案在前方等待我们”暗示了一种宿命论和静态的宇宙观。答案,或者说我们的命运,是不会变的,我们只能去发现它,无论它是好是坏。

“我们的意识选择了我们存在的宇宙”更倾向于量子力学的某些解释,特别是哥本哈根解释,其中观测者的作用不仅仅是被动发现,而是积极地影响现实的形成。这里,"选择"意味着我们的行为和意识直接影响了我们所体验的宇宙状态。哲学上,这接近于某种形式的主观主义或建构主义,这些观点认为现实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观察者或社会构建的。我们不仅是宇宙的观察者,也是其创造者。

关于这两种解释,在有更多基础物理上的进步前,都没办法区分对和错。我只能说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然后自己满足就好。我更喜欢第二种解释,因为我喜欢自由意志。虽然萨特说自由意志也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我是喜欢这种自由的代价的。

孤单的代价,和人群的麻烦

...
...

第一张台词是关于爱情的,第二张台词是关于交友的。

首先关于爱情,一个人生活的话,不用去处理爱情的麻烦,但孤单;两个人生活的话,不孤单,但会多出来很多其它的麻烦。谁都想有一个人能永远站在我们身后,和我们一起努力生活,但爱情里,有合作,也有磨合。有相似,两个人才能走到一起;有差异,两个人才有新鲜感,相处起来才有趣。爱情终究是双刃剑,就看两个人有没有缘分遇到,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磨合,以及在磨合完过后还有没有激情去爱对方。

其次关于交友,Rebecca很讨厌投机取巧,觉得自己单枪匹马可以独当一面,不需要对上司阿谀奉承,不需要费力地融入周围的圈子,去交一些酒肉朋友。融入一个圈子当然和爱情一样,也是双刃剑。交友有很多好处,但免不了一些圆滑的为人处事和酒局饭局;不交友就不用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但也有很多坏处。第一,如果自己的内心没有强大到可以不寂寞,会在空闲时间无聊空虚。第二,如果没有建立并坚持一套自洽的价值体系,就会被社会的“人要合群,要和一群人一起吃饭”的价值观影响,以至于像Rebecca一样在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些自卑。

讨论爱情友情归根到底就是讨论孤独的代价和人群的麻烦。加缪在《局外人》里的主人公是特立独行和不善于伪装的一个极端例子。他用自己的一套“直接真实的方式”活着,并对社会的很多价值观表示漠然。当然,最后的结果是他不被社会所接纳。我想这表达了当社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强行附加在个人身上的悲剧,以及个人坚持一种完全不同于社会价值体系所产生的悲剧。

我个人肯定不想成为局外人,也不想成为社会里喜欢讨好巴结别人的人。我想要在两个极端里找一个平衡。对于友情和爱情,我只能说宁缺毋滥。不刻意去拥有,也不刻意去避免。毕竟哈佛的罗伯特·沃尔丁格在一个长达几十年的幸福研究中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源泉。

第三集

第三集没找到啥触动我的台词,剧情一直看得我血压高......如果有可以补充!

第四集坚持的浪漫

...

有些事情,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是一定不能成功。但如果努力过后成功的可能性实在太低,很多人可能就不想花时间精力去做了。若对于一件成功率只有1%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还尽100%的努力,那是多么的浪漫啊。

主体性的争夺

...

有时候从主观的角度和客观的角度看同一件事,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很多电视剧里,从男主女主的角度看剧情,觉得好感人,好好看,但从男二女二的角度看,会觉得很荒谬,三观炸裂。我爱《不够善良的我们》,因为它展现了不同的视角。如果看完第一集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剧,那么继续看了第二集的前十分钟会觉得它直接被拉高了一个档次。在不同人的主体性中的争夺中,到底谁是主角呢?在剧中,我们不知道,在生活中,我们也不知道。这样的故事,才有意思嘛。

“过去是我们回忆里的过去”

...

时间是什么,过去是什么,未来是什么,它们到底存不存在?不好说。我们到底是从小活到大,还是诞生于上一秒,只是拥有这从小到大的记忆?不知道。但我们能确定的是,过去是我们记录里的过去,因为真正发生的过去,若是没人记录,已经不知道是什么了。

康德觉得人不能直接看世界,要通过一个先验的直观形式和范畴去看(对,康德他不说人话)。举个举个易懂的例子,可以想象我们在看世界的时候其实是带着自己的一些滤镜的,比如我们如果带着一个蓝色墨镜去看世界,看到世界就全都是蓝色的,但其实世界是五颜六色的。虽然这个先验的直观形式和范畴,也就是“滤镜”,是每个人一样的,没办法改变的,但我觉得作为哲学上的救赎,我们可以在理解世界的时候加入利好自己的“滤镜”。就像是很多时候“缺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在看世界的时候可以有一个积极的滤镜,多去看那些美好的事物。我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也是。“很多事情你不面对,就不会成为过去啦”,这看似是一个小孩想当然的天真烂漫,但对我来说是真的有用的。毕竟我们只能通过回忆看过去。回忆的滤镜可以滤掉一些不好的事情,久而久之,我们的主观意识忘记了它们,潜意识也忘记了它们,要是它们在世界上也没有再产生影响了,也就不会成为过去了。

第五集意识和宇宙

...

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论太多太多了,最后谁也没辩赢谁。在这里由于康德对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做出的重大影响以及他今天三百岁大寿,写一下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对于我们生活的启迪。

【写了半个小时,放弃了对康德先验唯心主义的科普......一下子实在解释不清楚,而且毕竟这个也是个讲生活哲学的影评,而不是讲形而上学的认识论的。如果感兴趣可以了解,也欢迎找我讨论!】

大概意思就是和之前提到的一样,我们是透过一些“滤镜”去看世界的。世界上的每个客观的信息,在被我们感知之前,都会通过这个“滤镜”。“滤镜”可以理解为大脑的一个主观加工。在康德的认识论里,每个人的“滤镜”都是一样的,是我们能认知到这个世界的条件。但对于生活的救赎,我想我们可以DIY一个自己喜欢的“滤镜”,比如说发现生活的美呀之类的,以此来对世界做一个积极的主观加工。“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些常见的“心灵鸡汤”,都是一些积极的主观加工,一些积极的“滤镜”。我们很多独特的回忆,也会更改我们的“滤镜”,去影响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所以我们透过自己创造的这个独一无二的“滤镜”看到的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是只存在于我们脑海里的世界。这个世界随着我们出生而存在,随着我们死亡而消失,是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

台词里的“意识颤动的碎片”就有点我刚说的“存在于我们脑海里独一无二的世界”的意思了。但台词中是用一种唯心的方法去轻视这个世界为“梦幻泡影”,以此来从世界中抽离出来,而不受到世界上发生的事的痛苦。我之前觉得这种抽离是应对悲剧很好的一个方法,但是长期这样以来,虽然坏的感觉对我们的冲击会更小,但好的感觉也同理,以至于我们就没有感觉了。

我觉得我们应该去拥抱这个属于我们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就像是尼采的“爱你的命运”和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有些人可能会说,你这个积极的“滤镜”,不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嘛!不过我觉得两者有很大的区别。阿Q是消极地否定和逃避现实,但积极的“滤镜”在尽力后认清和接受现实,并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地寻求成长和幸福的可能性。

孤单的代价,和人群的麻烦 Part 2

...

已经在第二集里写过,这里就只记录台词,不写了。

第六集梦的意义

...

这里不讨论一元论二元论这种关于意识产生机制的理论,主要谈生活的哲学。我从小就在想梦到底是什么,买了一本《梦的解析》,到现在也没看完......现在主要还是以一种科学的观点去解释梦。也就是说,不再去追寻梦的意义。有时候觉得梦是神明的指引,是他人的思念,但其实只是我们潜意识的幻想而已。它唯一可能代表的,不过是我们潜意识里的一些想法。

加缪的《局外人》中的一个观点就是,人们喜欢给所有的事情都加一个意义,但其实很多事情,发生了,并没什么特殊的意义。梦也是一样。比如对于即将到来的事件,梦到成功了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梦是反的还是正的,是谁给我传递的一个信息......想这些,只会让我更加内耗,因为梦本身没有这些意义。不过时不时能这样哄哄自己,找到一些意义去安慰自己也是好的,但大多数时候,认真解读就输了。

意识和宇宙 Part 2

...

已经在第五集里写过,这里就只记录台词,不写了。

期待第七集和第八集的大结局!!

到时候第一时间看,第一时间更!!

第一次写正儿八经的影评,有点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