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没想到在大叙事之下是很好的故事 抛开各种情感 就电影的故事设计本身我也是很喜欢的
以下是个人:
我确实是在南京长大的小孩,到外地念书后1213全城拉响的警报已经好几年没有听过了,幼儿园的大礼堂、小学篮球场、中学的教室、补课的教室里全体起立默哀的场景历历在目,能听到一切静止时汽车共鸣笛的声音;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是成长每个阶段都参访过的,看过昏暗馆内的油画、走过万人坑的路边、摸过写着死者名字的墙砖,能忆起每次走出场馆呼吸到新鲜空气的怅然;历史课本上这一段永远是详讲,不知道是从哪里读到但埋在脑袋瓜里的名字张纯如,各种材料里不断补齐的信息。所以当接触一些外地的同学发现他们居然并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不免感到惊讶,原来这是我们的地方记忆,就像我不了解历史书上的其他重要地名一样,南京也不被所有人了解。
上一次在大荧幕看南京的故事应该是《金陵十三钗》,从第一次和妈妈在电影院看,黑暗里感受着恐惧,而后在教室里看,而后在中学汇演里看,而后自己重温。
不知道下一次看《南京照相馆》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南京照相馆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