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观影,全程都尽量让自己不要共情,因为作为女性,只要稍微代入一下就会感到窒息。即便如此,看到后1/4还是悲从中来。
大家都疯了,无论哪位母亲或女儿。唯一显得正常的反倒是叛逆到跟人私奔的りっちゃん。
印象很深的一点在于剧中男性角色的存在感之稀薄,要么只是起到引导女性角色说台词的作用,要么像个没有嘴的摆设,大多数时候,他们都隐身了。诚然父权制压迫的是所有人,但它依然给男性留了后门,让他们可以尽情躲进制度的缝隙里,逃离所谓“不美好的家”。
最后被剩在密不透风的“家庭”这个牢笼里的只有女性,她们终其一生都无法从母亲和女儿之外的人那里获得真正的爱与关注,更无法爱自己,因而只能贪婪地依存于她们仅有的。像被过密种植在贫瘠土地上,只能得到极其有限的阳光和雨水的植物,只能彼此憎恨、践踏,互相绞杀、掠夺,一起沦落为形形色色、令人作呕又令人心碎的怪物。
然后,不得不生活在炼狱里的她们,被成功逃脱的男人和协助他庇护他的女人,轻飘飘地这样评价:不知道世间险恶的你除了家还能去哪里,让你留在家里是在保护你。
相比起永远无法实现在精神上与母亲死别并获得自我的るみこ,女儿さやか的形象更接近“觉醒的一代”。但是她真的能逃出这种无尽循环的因果报应吗?即便一度被这种畸形的母女共生关系逼上绝路,她仍认为女人只有“母亲”和“女儿”两种,而逼死女儿的原因应当在于母亲。
一定会有人觉得,看起来似乎很温馨的结尾是在给观众喂屎,我却觉得很现实,冷静又冷酷。在我们还年轻,还拥有充沛的能量的时候,我们会愤怒、会呐喊、会叛逆,然后我们会受挫、会流泪,最后,我们会和解,不管是真心的还是自欺欺人的。因为我们得活下去,在这个不讲理的世界上尽量活下去。
那么真的没有第三条路吗,一条不做任何人的母亲,也不永远做任何人的女儿,只做自己的路?
想要实现这个愿望,也许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让自己先远离结婚和生育。
但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反抗吗?这样选择的我或许也只是在仗着周围的溺爱和庇护在逃避而已,与那些我唾弃的懦弱男人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