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之前,有些话我想说在前面。我一直认为,不分青红皂白泼黑水是一件非常恶心的事情,因为无罪之人是无法自证无罪的,所以现行的法律中实行的是“无罪推定”,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必须、确凿、有效的证据之前,就应推定其无罪。

因此,我从来不认为“反黑”能够让别人喜欢梦华录。人无完人,更何况是文艺作品。喜欢梦华录只能是因为其优点,而不是因为它被别人冤枉了。就算洗清了梦华录的冤屈又如何?路人只会觉得此剧争议很大。最重要的是不要被造谣者牵着鼻子走,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的行为本就不值一提,实事求是评论此剧瑕不掩瑜,远比反驳谣言重要。

反黑的目的,是希望当下能有个公正客观的舆论环境,是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可以跳出信息茧房,客观地看待世界;而对于揣着明白装糊涂、非蠢即坏、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人,他们是不能客观看待问题,也是不可能被说服的。跟他们辩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围观者知道他们是跳梁小丑。

...

一、“贩夫走卒”

宋引章江南琵琶第一,从小练琴视琵琶比命还重的人,你让她高高兴兴地每天给路过的贩夫走卒弹琵琶,你觉得符合她的人物形象和基本逻辑么?那后期宋引章还不乐意给位高权重的林三司弹琴,你是不是要说引章看不起达官贵人呀?

二、“以色事人”

张好好对于“以色事人”的本意是:不提高工作能力,而是进行性贿赂的人,才叫贱。社会主义没有青楼,搞不好人编剧压根没往底层这方面想,说不定人是想讽刺娱乐圈来着?

张好好当然不完美!前期她清高、瞧不起别人、不体谅底层,后期也逃不过时代的束缚当个如夫人,才终于共情并理解底层的生不由己,这是人物的成长!是剧方想要批判张好好的人物的局限性,却被你断章取义地误以为这是剧方想要传递的三观!

如果你真的想要评论一件事物,希望你先客观全面地了解!!

发飙版:

什么时候揪着一个配角展现其局限性的言语,就可以当成整部剧的核心价值观了?看过原剧都知道,张好好说她与宋引章一样是每天练歌到半夜,每天早起,全身心奋斗事业,才有今天的地位,那她看不起以色事人的女性有什么问题?更何况,以艺立身的花魁张好好,要是认为以色事人的妓女和她一样值得尊敬这不才有病吗?

难不成你上班的时候,认为那些靠睡上位的同事跟你一样值得尊敬?

三、“不能靠男人”

你跟编剧三观一致啊!!后期赵盼儿也自我批评了,自己劝引章自立,却想着靠顾千帆的钱开酒楼,劝人容易做到难,这是不对的!!

四、梦华录歧视底层?

1首先,“贩夫走卒”、“以色事人”、“不能靠男人”都是前期在刻画主角团的局限性,说明女性的成长需要经历风霜!!如果看过后面的剧情就知道,说梦华录歧视底层完全是为黑而黑,断章取义,把剧方想要批判的人物的局限性,当做是剧方想要传递的三观加以批判,最后通通都惨遭打脸!

2 其次“贩夫走卒”、“以色事人”、“不能靠男人”等绝不能断章取义,这些台词都是为了展现人物局限性,为人物成长作铺垫!

3最后,诟病梦华录看不起底层人民,恰恰不符合梦华录的真实情节!相反,梦华录在近年来的电视剧里无论是古装还是现代,都是比较少有的刻画了很多很可爱的底层人民形象的。

以何四,吕五为代表的小厮,性格可爱,圈粉无数。

以引娣为代表的底层劳动者,恩怨分明,敢爱敢恨。

以孙三娘为代表的劳动妇女,直爽善良,勤俭持家。

以香云楼老板为代表的女性,有良心底线,听闻引章苦难仗义相助。

以周舍邻居大娘为代表的普通人,听闻周舍家暴,护着宋引章,坚决让她与周舍和离。

以华亭县衙外围观群众为代表的老百姓,对官商勾结意图杖责赵盼儿的行径不满抗争。

以东京城客栈老板娘为代表的群体,爽朗大气,爱惜三娘手艺,重视人才。

三娘将读书人杜夫子扔下水里,说劝人当小妾,天打又雷劈时,围观的老百姓拍手叫好。

反倒是反派周舍是家财万贯的商贾之家,欧阳是名门落魄(因为有家传老仆,普通人家哪来这种伺候几十年的忠仆)。

为什么对梦华录刻画的底层人物视而不见,反而对一句展示人物局限性的台词断章取义,上纲上线呢?

五、角色不完美,进而批判编剧三观?

诟病角色进而批判编剧三观的前提是,批评者以为,编剧认为她笔下的人物是绝对正确的,所以人物的台词才一定代表编剧的本意。这实际是完全错误的!梦华录里的张好好本来就不是什么完美形象,赵盼儿也不是,宋引章更不是!她们都有很多问题,她们前期的观点,“以色事人”、“贩夫走卒”、“不能靠男人”等,恰恰说明她们自身思想有局限性!这也是制作方在批判人物的不足!你跟编剧三观一致啊!

六、宋代赵盼儿有没有可能不卖身?

根据宋代制度,官员在法律上和制度上是不允许强迫官伎陪睡的,否则会被政敌抓住把柄加以弹劾。也就是说,官员可以哄骗官伎,与其在你情我愿中自愿发生关系,尽量保密,但强行强迫官伎陪睡,有很大的政治风险。

所以剧中盼儿在杭州乐营,如果洁身自好,再加一点运气,在她被放良之前,保持处子之身是完全可能的。官伎毕竟不是卖身的妓女,在是否卖身上还是能有那么一丝丝选择权的,所以张好好对卖身者的“鄙视”在她的立场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七、为什么编剧要改变赵盼儿的出身,是不是看不起妓女?

良家女进教坊司的设定更好,就剧作角度而言,这种前后身份的巨大差异,更能帮助塑造角色的复杂性。如果后期还能与朝堂线连接,更增加整个故事的曲折性,有何不可?

八、“顾赵氏”?

纯属没事找茬儿,鸡蛋里挑骨头。

首先,这是剧里男女主之间打情骂俏的举动。而且剧里很明显顾千帆非常尊重赵盼儿,不仅不认为她会牵累他的官声,还完全支持赵盼儿婚后继续创业,同时把自己的所有财产直接交给赵盼儿。如果这都要被诟病,纯属为黑而黑。

其次,还有人说宋代没有冠夫姓于妻前的传统,那我建议多看看宋代墓志铭和公案判词,别为了黑梦华录,连宋代都要捧成女权天堂了。

最后,居然还有人说赵乃国姓,编剧敢把顾置于赵前。好家伙,还敢批判编剧封建,到底谁更封建?难不成编剧还得打字幕的时候给赵字缺一笔,以避官家讳?

一至八引用自知乎崔竹修《为什么梦华录要改变赵盼儿的出身?是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吗?算是败笔吗?》

九、梦华录立意太低?(完整见评论区,如果没有,那就算了)

《梦华录》立意比起《救风尘》要先进,这不是关汉卿的问题,而是时代局限的问题。关汉卿再同情底层女性,也不会像赵盼儿一样说出想要废除贱籍制度,不再有良贱之别的话。而编剧借赵盼儿之口能表达出来,并不是编剧比关汉卿高明多少,而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远远胜出关汉卿的时代。关汉卿的时代,不可能有人人平等的思想,而我们所处的时代,就可以自然的说出人人生而平等!

十、赵盼儿看不起自己,编剧歧视妓女?

首先,伎女不是妓女,盼儿出淤泥而不染,一直努力保护自己,没有自甘堕落;其次,盼儿自卑是因为贱籍制度(类似印度种姓社会)的存在,导致社会对乐工的歧视,后期主角团逐渐成长,意识到贱籍并不贱,也就自尊自信自爱了;最后,剧方借赵盼儿之口,喊出废除贱籍制度,不再有良贱之别,正是剧梦华录在表达人人平等的美好向往。

十一、杀父之仇?

罪犯的家属应该记恨起诉的检察官吗?官家得知盼儿身世后也说了,错的是官家自己!——是他不能打败敌军!是他不得不和谈!是他不得不把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变成罪犯!

十二、双洁

双洁明明是时代的进步,以前小说都是男主可以花心,女主必须冰清玉洁(远的封建制度本就压迫女性不说,近的看张无忌、段誉、雪中悍刀行之流就是了)双洁提高男主的要求,明明是女性的解放,平权的胜利啊!

十三、营销

梦华录营销确实不好!充满捧杀!这就是腾讯的问题!!现在批评梦华录的大部分观点,都是断章取义+被营销号诱导+资本带头黑梦华录,而你连自己做了资本(鹅)的帮凶都毫不自知。

资本想要的是能批量复制的剧(网文+选秀演员),而《梦华录》更像是传统电视剧,好的编剧+传统好演员(非流量)+制作团队弄出来的,鹅起不上作用,纯粹是运气好碰到了而已!

所以在赚够了钱后,鹅希望能把《梦华录》的热度压下去,继续批量复制造剧。这方面来讲,鹅跟吐槽区UP主是统一战线,都是靠烂生态、烂剧来维持自己的捞钱方式。

(所以鹅也没兴趣反黑,而且黑红都是流量,别忘了鹅本就是字母站和知乎的大股东)

建议你看看这篇《浅聊一下为啥不同社区对梦华录的态度不同》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70062117/?_i=58327947c1ea24d&dt_dapp=1

张好好的台词,他们骂刘亦菲;顾千帆的台词,他们骂刘亦菲;他们把能污名化一个女性的最肮脏的词汇,在女一女二女三身上轮番使用了一个遍,然后他们说,他们这么做,是为了维护女权——女主不能经商开酒楼,必须开青楼;女主必须得卖身,不然就是瞧不起妓女;跟前男友在一起必须要doi ,不然就是不符合现实……

国产剧里为数不多的成功跨越阶层的女性角色,就这样被他们永远的钉在了耻辱柱上。现实依旧是一个只要稍加荡f*羞辱,就可以全盘否定一个女性身上所有闪光点的世界,没有一丝丝改变。

引用自知乎崔竹修如何评价《梦华录》大结局 如何评价《梦华录》大结局? - 知乎 zhihu.com

十四、对方明显没有看剧/没有看完剧

你看完剧了吗?没看完剧就开喷完全不负责任,断章取义从来就不是个褒义词!

验证对方有无看剧可以挑3至5个问题问:

1.顾千帆在京城有几套房?

2.三娘杀猪一个月赚多少钱?

3.招娣说东京城租房半年要花多少钱?

4.宫观官是几品?杜夫子是几品?

5. 欧阳修几月去的西京?

6. 赵盼儿把德叔给的80两黄金藏在哪里?

7. 顾千帆在船上许诺为赵盼儿父母做什么事?

8. 何四被三娘打的时候三娘点了他什么穴,有什么作用?

9. 半遮面开在哪条街?

10. 赵盼儿用什么给顾千帆止血?

这几个问题的难度相当于:《西游记》里唐僧有几个徒弟?——没看《梦华录》不是罪,不必强求。

十五、梦华录违背历史、不真实?

梦华录就是借用一个救风尘的人设进行二创的文艺作品,不是历史纪录片,梦华录是梦!你咋不说西游记全是神鬼妖魔弄虚作假、泰坦尼克号小三出轨不讲道德呢?

十六、赵盼儿结局说要废除贱籍制度,是假大空?

下面附上对方辩友原话共赏之:你说的是那个愿望吗,你觉得能实现吗!这绝对是做不到的呀!说大话嘛,又不要成本!就是一个假大空的话,还不如让宋引章脱籍,起码圆了姐妹情。或者为父亲翻案,起码也圆了她的孝道!这两个随便一个不比那句空话更能反驳吗?

答:你面对最高领导的时候,许愿“给自己亲友谋私利”跟“全体人民脱离贫困”相比,哪一个更高尚?人家赵盼儿能够将大我放在小我之前,正是她的人格魅力。当然啦,你不能理解也正常,毕竟愿意抛下个人利益,成就群众的人确实很难得~

你选择把为自己亲友谋私利放在首位,是你的私事,但不是你嘲笑无私者的借口!

十七、为什么《梦华录》评价两极化?

一是现在人都喜欢往坏的方面想,宣泄情绪,很多台词其实有多方面的理解;二是自媒体需要通过夸大矛盾,煽动情绪来获得流量,导致现在网上二极管现象越来越严重。要获得正确的认知,还是需要自己亲身了解,独立思考才行。

十八、对于误解的路人

梦华录诚然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如果想要评价它,建议独立看完剧再下定论哦。现在网络上充斥着二极管思想,很多自媒体凭借着断章取义夸大矛盾扭曲事实来获取流量和利益,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让自己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希望你可以活出自己的世界哦~

十九、对于蛮不讲理的帽妖

如果你是因为信息茧房、三人成虎导致先入为主,对事物不能做出客观全面的判断,那么我为你旁征博引、拨云见日乐意之至;但如果你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处心积虑以讹传讹博取关注,那只能祝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开心就好了。

二十、万能回复:

万能回复1:你跟编剧三观一致啊!!+后期剧情举例

万能回复2:梦华录就错在,三姐妹明明有三个人,为什么没有成立党支部!

...

万能回复3:相逢即是缘,梦华录感谢有你陪到现在。

万能回复4:

如果梦华录很烂,希望所有古偶剧以后能以超越梦华录为最低标准。

如果梦华录很好,希望所有古偶剧以后能以它为基本标准。

希望国产剧明天能越来越好。

二十一、如果提高能力就不用以色事人,那么女主为什么要藏拙?

因为这个世界的逻辑不是非黑即白的,举个例子:你出门选择跑步,被车撞了。这是选择的问题吗?不是啊,不管选走路(藏拙)还是自行车(提高能力),或是跑步(以色事人),都有可能被车撞啊!所以不走发生车祸的路(脱籍)才是最根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赵盼儿想尽办法,小心翼翼保护自己,努力不被车撞的时候,黑子们在说,这条路发生车祸啦,怎么可能不被车撞?以此否定她的所有努力——女主不能经商开酒楼,必须开青楼;女主必须得卖身,不然就是瞧不起妓女;跟前男友在一起必须要doi ,不然就是不符合现实……

这些人一方面骂《梦华录》看不起底层人民,看不起乐籍女子。一方面说跳舞弹琴的人是以色吸引男人的青楼妓女,就是贱。啧啧,你们到底什么价值,自己能先理顺了么?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国产剧里为数不多的成功跨越阶层的女性角色,就这样被他们永远的钉在了耻辱柱上。现实依旧是一个只要稍加荡f*羞辱,就可以全盘否定一个女性身上所有闪光点的世界,没有一丝丝改变。

二十二、鼓吹资本主义?

编剧借赵盼儿之口,喊出废除良贱之别,表达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当然要从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里最被人歧视的商人和底层贱籍说起啊!难道身为商人的赵盼儿还得帮歧视商人的工农说话,这符合逻辑吗?那你是不是还得说,梦华录三姐妹明明有三个人,为什么没有成立党支部!!!

但凡有点经济学常识都知道,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至今为止最高效的社会制度。小平同志都说了,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耗子就是好猫。难不成你连小平同志也要杠?

资本主义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推动了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生产力,也使得民主、平等、自由等价值观成为了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理想;缺点是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剥削异化、周期性经济危机等等。

显而易见,赵盼儿的原意是,商人也值得被尊重,被平等对待。这也能被歪曲成给资本站台,那真是为黑而黑,深文周纳了。

二十三、女主事事都依靠男主解决,是打脸还是描绘阶级矛盾?

梦华录借赵盼儿之口,喊出废除良贱之别,表达人人平等的价值观!不仅仅是男女平权,更是在描绘阶级矛盾!赵盼儿的台词:“无中生有、因怒报复,是仗势欺人;高官题字、亲族裙带,也是仗势欺人!”

哪怕前期的男主看起来无所不能,到了朝堂线,也不过是一枚棋子!这更是体现了梦华录对阶级矛盾的反思与批判!

梦华录的剧情:小p民告官,先是被上头封锁舆论,上来法官就管辖权异议申请驳回,然后上访被差点打死,能成功特么还不是靠guo/安局的局长老公最后被迫站队保命……这难道不是在讽刺阶级矛盾吗?

如何评价《梦华录》大结局? - 知乎 zhihu.com

二十四、weng式看剧

现在观剧这种深文周纳,上纲上线式的文zi狱weng式观剧真是太令人作呕了!对一部剧,对一个人,对一件事的批评已经没办法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环境下了,完全是肆意的发泄情绪,最可怕的还要将自己的行径冠之以一个正确的价值,来将批判的对象彻底批倒批臭。仔细想想,这与weng时期的做派有何不同?

按照那些所谓“历史维护者”逻辑,我可以把那些经典电视剧挨个批一遍,给大家展示一下:

请问神探狄仁杰原班人马拍摄的《狸猫换太子传奇》里刘娥的形象算什么?活脱脱一个祸国妖妇。

请问《还珠格格》里的乌拉那拉氏皇后真是那么恶毒么?请问《甄嬛传》里雍正的皇后是那个形象么?请问《如懿传》与《延禧攻略》里,皇后令妃形象一正一恶,又该怎么说?

请问《宰相刘罗锅》里刘墉的形象符合他的历史形象么?请问《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纪晓岚的形象符合他的历史上日御数女的形象么?要不要拍成铁档铜屌纪晓岚给你看?

《亮剑》,丑化我党指战员,将我党指战员丑化为土匪山大王,弱化我军政委形象,公然宣称“军事主官管军事,政委管生活”这种不正确的话,置党的领导于何处?居心叵测!

《雍正王朝》公然美化封建帝王,将康熙雍正两代帝王塑造的忧国忧民,将汉臣李卫变成帝王家奴,满口主奴思想,简直就是在新时代意图复辟封建主奴关系,其心可诛!

《大明王朝》里,海瑞虽然骂皇上,但视君如父,说“即食君禄,君即我父”这种封建君父思想,是何居心?嘉靖鞭笞百官,裕王前往探视,说服百官上贺朝,也是用的君父思想,说服百官,这不是在宣扬君父思想是什么?为啥里面的人民群众,只能被海瑞这样的人代表,自己不敢反抗?是不是看不起人民的力量?这与吴晗的《海瑞罢官》是一样的错误,通篇只见清官,不见人民!!

《父母爱情》里,公然宣称特权思想,凭什么江德福可以利用手中职权把几个孩子以及安杰娘家的孩子安排当兵?那个时候当兵相当于现在直接安排编制了,这是赤裸裸的享受特权!这种行为应该严厉批判,怎么能允许它播出?编剧导演和主创都要出来谢罪!

看看,如果按照这个批判逻辑,哪一部电视剧经得起批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找茬还不简单?

这种舆论风气要警惕,这样下去,最后危害的可不仅仅是影视领域,是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引用自知乎崔竹修如何评价《梦华录》大结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9896336/answer/2547310297

相逢即是缘,梦华录感谢有你陪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