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国里的鲍国安演的曹操,神了,曹操如果不是鲍国安这样的那一定是他的问题。我跟着他念台词,发现人家断句啊,语气轻重,抑扬顿挫都很会拿捏,忽轻忽重但中气十足,更有阴诡狠辣城府幽深的感觉,治世能臣,乱世枭雄。青梅煮酒论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鲍国安和孙彦军的对手戏,“吞吐天地之至也”,人家那抑扬顿挫,轻重语调,不疾不徐,中气十足,鲍国安说话拿捏得可好了,显得曹操有城府、奸诈、眼神又很多疑狠毒。孙彦军的刘备明明知道还要装作不知道全演出来,害怕但是并没有崩盘,压得很稳。这一段已经成了无法超越的经典,没有bgm,氛围全靠演员的台词和表演递进。

曹操献刀时的眼神厉绝,“某虽不才,愿即断董卓之头,悬之东门,以谢天下”。灭门吕伯奢后映着剑的寒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吾欲借汝头一用”“孤梦中好杀人”“待尔等熟练水军,我项上人头已献于周瑜帐下”。曹操文韬武略,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文笔也很好,还是书法家,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上马能“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下马能治国安邦政治举措不胜枚举,减轻军阀赋税,用十根五色棒悬挂在司法机构门口,违令者棒杀,还杀了大宦官蹇硕的叔父,从此“京师敛迹,无敢犯者”。还恢复经济,国库充盈。(虽然有“陶谦纵兵杀害我父,此仇不共戴天”屠城的污点)。结果南朝世说新语开始说曹操是奸雄,在宋元受到“正统思想”影响下又进一步丑化,要我的拙见那就是看不起人,旧时代,门阀士族皇亲贵胄的,但曹父“乞丐携养”、宦官养子,那会儿又只有汉室,他们想不到可以有别的姓。官渡之战曹操7w对战袁绍70万兵马,许都很多人写信讨好袁绍,投靠袁绍,曹操战胜,他的下属说可以按照这信先把这些人查出来,一一处罚,然后曹操看都没看,只说了付之一炬,这种气度与胸襟,顺便用赤壁三笑“我单笑那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胜败乃兵家常事”的胸襟对比周瑜王朗一下下,真应该学习他的气度和胸怀,吞吐天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割须弃袍又怎样,败仗又怎样,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一切皆是云烟,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还有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一袭红衣横槊赋诗简直封神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东汉末年,已经穷到了100里看不到一个人,1000里听不到一声鸡叫,路边全是森森白骨,人和人互相残食。曹操上来之后,减免赋税推行屯田尊重礼教选贤举能打击跋扈的世家贵族等等,推行了一系列政治举措,经济就变得非常的好,击退了梁国军队。把百姓从袁绍的水深火热里解救出来。还据说曹操是“闻过则喜”。(虽然汉献帝刘协衣带诏那里很可怜)。今天看电视剧上说“当今伟人哪一个不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虽然晚年多疑到病态,一代英雄床榻前分香卖履,历史褒贬不一,但无可否认曹操的才略。鲍真是个细节怪,眼神,手势,甚至胡子里都是戏,比如见许攸时光足迎接。

刘备生平有点没文化,白帝城说“朕不读书”,政绩零星,阿斗是必然的。曹操25个儿子,死的只有13个,但每个都很厉害,曹丕根本不是最出色的,但也很厉害,和曹植曹操并称三曹,创立了九品中正制。曹植曹冲曹昂都很优秀。张飞的儿子张苞,关羽的儿子关平关兴都是虎将。感觉政治家这种不一定自己得是最厉害的,有时候也是时也运也。曹操没朋友,像诸葛亮那种高傲的性格,曹操也不对付。还有城府极深司马懿,鹰视狼顾之相。b站看到2个评论刘备:

“刘备这个人啊,我认为是最浪漫的君王。开局买草鞋,可以说几乎零基础开始奋斗。之后跟两个异父异母的兄弟结义,飘零半生,久寄人下,始终没忘了自己的毕生理想:匡扶汉室。

试问有多少人能记得儿时的梦想呢?刘备就是其中一个。他从二十三岁开始创业,起起落落,也曾风光一时,也曾一夜倾家荡产。一个男人,直到四十岁的时候还在亲戚家蹭饭,老婆被人抓的抓杀的杀。四十岁,快到知天命的时候了,换了平常人应该早就放弃了吧。

但是他记得,在刘表家吃饭的时候,中途上厕所发现自己已经是油腻的中年大叔了,不由潸然泪下,年华老去,一事无成,除了梦想,一无所有,痛何如哉!

痛归痛,这是每个男人都会做的事,感慨谁不会啊,关键在于感慨过后要做什么?继续浑浑噩噩还是振作起来,刘备选择了后者。

再后来,去见卧龙先生时,一个快50的人,被一个27岁年轻人放了两次鸽子,但毫无怨言,第三次去见时仍是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大丈夫,真乃能屈能伸也。

到了59岁,已近乎是花甲之年,取得汉中,那个年代这个年龄的人都该考虑后事了,但是这个像海贼王一样的男人依旧壮心不已,还在坚持自己毕生的理想。

61岁,刘备称帝,在那个年代多数人都死了的年纪登上了人生的巅峰。可惜这巅峰走的太快,就在这年,云长走了。之后三弟也跟着走了……

62岁,刘备为兄弟报仇,忍了半辈子的他决定放手一搏。未曾想半数家底在竟夷陵的大火中烧了个精光……

63岁,他在白帝城溘然长逝,拼了一辈子,累了,把蜀汉集团给了儿子和丞相,带着众多遗憾离开了人世。

大器晚成,大概说的就是他吧。他太能忍了,也太能拼了,一生六次创业,直到60岁的时候才成功。然而,人生太短暂,还没来得及享受就该走了。也许对于他来说,足矣。

有人总跟我说刘备这个人虚伪的很呐,我爸喜欢三国,他就经常这样对我说。但我懒得争辩,一个人就算虚伪了一辈子,难道还是真的算虚伪吗?你根本不懂刘备,我又何必对牛弹琴?”

“三国之所以别那么多人津津乐道,也是因为反差

那是个礼乐崩坏的时代,董卓霸京师,贾诩乱长安,孟德持天子,孙权自立帝……这种事情太多了

但是有那么一个人,他作为汉室宗亲,虽然家道中落却仍不坠青云之志,为求贤才三顾茅庐,以仁义待人,与关张二兄弟常常同榻而眠,历经千辛万苦终究再立汉室。

这位君主不是那么完美,为了兄弟之情强起大军东伐孙吴。这时无论怎样做似乎都是错的,为了兄弟舍去国家大业,是错的;为了国家大业全然不顾手足兄弟之情,也是错的。

而昭烈帝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兄弟,这种决断又是几个人能做到的?”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丞相,子龙老矣!我已见不到恢复中原,先帝遗愿我已无法尽力,复兴汉室大业,丞相,就靠您一人了,子龙死不瞑目啊!丞相……”“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姜维最后一记不成“我计不成,乃天命也”,“孩儿宁死不降!”。随着昔日故友一一离世,丞相孤独的北伐,当初学出师表不绝悲凉,如今再看“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方知其中辛酸,含辛茹苦谆谆教诲,可惜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一场热闹,到头来蜀汉气数将尽时只剩梦想破灭的苍凉与虚无。谁知最后姜维孤胆前行破釜沉舟又计破失败后的辛酸与悲凉。

三国演义,陋室空堂,衰草枯杨,当年笏满床,真是应了当年语文课文里对红楼梦的点评:在繁华落尽的沧桑巨变里义无反顾的奔向结局。

赤壁之战的时候,卧龙凤雏说是他们不能弃明(刘备)投暗(曹操)。说是为了江东百姓不能遭受曹操的铁蹄,所以他们必须在刘备那儿,不能帮助曹操。徐庶就问那这83万的将士,他们的命就不是命吗?庞统没有回答,我当时也很想问这个问题。不过我想起历史唯物主义,那个问题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还太超前了。对于旁观者现在都无法有定论,但对于当事人,只有利害祸福。

最后摘抄一些格局,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

“此次兵败,心中十分愧疚,近日养伤,深感人生之艰难,就像那不息之长河,虽有东去大海之志,却流程缓慢,征程多艰,哎……然江河水总有入海之时,而人生之志,却常常难以实现,令人抱恨终生.”

这铮铮之音,如惊涛拍岸,风卷残云,指端似有雄兵百万!似山间小溪,清澈见底,非心版旷神怡者不能为之!心权乱则音噪,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泰则音清。听诸葛亮弹琴,如观其肺腑也!——司马懿

我如笼中之鸟,网中之鱼,此一行,如鸟上青天,鱼入大海,再也受不得羁绊了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此言如昨,而今本初已丧,吾不能不为流涕也!

徐晃:“自别君侯,倏忽数载,不想君侯须发已苍白矣!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感谢不忘。今君侯英风震于华夏,使故人闻之,不胜叹羡!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

壮士安能招魂入土、夜枕青山,星光殷殷,其灿如言,不念此文,操安能以血补天哉

“我剑也未尝不利”

“愿弃此官,与君共图大事”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丞相大恩,虽死不能报万一”

“这一拜,生死不改”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玉可碎不可毁其白,竹可焚不可毁其节,身虽死,铭可垂于竹帛也,又何惧哉”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妾请先死,王死未迟”

“此间乐,不思蜀”

“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结尾:我被酒色所伤,竟如此憔悴,从今日起,戒酒!&不知夫人今宵愿与我同席共枕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