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层面:
1、“耶利哥之墙”反复台词中出现,比喻象征。
2、导演坚持跟踪汽车移动拍摄。
3、特别之处在于:公路片元素+室内浪漫喜剧。其他剧本设置属于偶像剧标配了。
4、30年代的汽车、小型飞机的露出。
5、神经喜剧起源之作。
感受层面:
1、柔光、光晕、摄影棚人工置景,制片厂影像特征。
2、无脑偶像剧在什么年代都害人不浅!过河打屁股那一下太有年代感了,女性从一个男性手里逃到另一个男性怀中,主体性缺失。
3、女主角克劳黛·考尔白 Claudette Colbert演技生动,面孔适合更成熟的角色。(果然演过埃及艳后)
4、逃脱侦探搜查那段假夫妻戏码很可爱,喜剧感很足。
5、片中角色都非常偶像剧,且男性角色之间都是通用的社会语言,女主是被关注的唯一异类。
6、结尾的设计还不错。路人视角引出男女主的美好结局。
幕后相关:
1、本片在当年的奥斯卡上横扫5大奖项。
2、女主拍摄期间全程不满,拍完表示是自己拍过最差的电影。具体发生了什么不太清楚。
3、本片的选角及出品折射出大厂之间的纠纷、利益关系。
4、女主因不愿裸露,导演想出了“耶利哥之墙”这个戏码。
5、导演出镜,在公车上演唱。
6、哥伦比亚公司制作发行。
没标题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