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接感受
我看完电影的第一感受是:特别心疼导演。
随着放映机持续在银幕上打光,随着电影里时间的流逝,我不知道导演是对记录、对真实、对生活是有多大的坚定和热爱,才足以支撑自己完成这部影片的筹备、拍摄和剪辑。也许因为这是一部纪录片,我主动选择了站在同导演一样的观察的角度去观影,而并不是代入生活的角度去和男主共鸣。作为观众的我都无法自控的被拉入男主的自我矛盾和生活困境的漩涡中,很难想象导演在几年的时间里都要面对不可预计的突发状况,同时还要和自己斗争和和解,至少对我来说太难了。
2、关于人物
男主——我认为像男主一样的人在生活中并不为少数。因为“不得志”而抱怨家庭不好抱怨社会不公、一边谈追求一边躺平摆烂、贪享父母和家庭的安逸和庇护而不自知、为自己的无能无力不作为找借口、对他人苛责对自己无限包容等等,我想这些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态度中,我也不例外。只是当这些都以自然而极致的张力呈现在大银幕上时,当这些刚好都在一个角色身上集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时,不论时代和社会的因素如何影响生活环境,大谈理想而不为之努力、无自主行动力这一事实是最让我皱眉和摇头的,甚至还希望能一直得到别人无条件的帮助。当然也可以理解当一个理想青年条件反射地不相信自己时,能被人关注、能被人在乎是一件多么让人舍不得失去的事。
学历不错、文物修复专业、知识储备强、追求精神世界……这样一个人的“不得志”又渴望被关注的年轻人到底是家庭和社会拖了他的后腿,还是自己造成的结果?
父母——很典型的中国式父母教育。有太多那个年代的父母不懂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和鼓励,却只会以打压式教育来督促孩子成长,碰到事情把问题放在前面,但父母又见不得孩子受苦,最终满足孩子的要求,潜移默化地造成帮助孩子逃避现实的局面。看完这部影片,我深深感受到了父亲的“恨铁不成钢”。在我看来,男主的父亲是一个活通透的人。父亲会写诗、喜欢画油画,也曾是个理想青年,也许年轻时也经历过儿子目前的状态。他很多话说得话糙理不糙,对儿子的现状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但是并不见效,引来的是儿子激烈的反驳(虽然我也能强烈共情孩子反感家长以“过来人”的身份说教)。男主母亲也能看出来接受过不错的教育,向往诗和远方。在生活中她面面俱到的照顾着儿子的起居、处理家庭琐碎,也总是在努力制止父子之间发生更强烈的矛盾,制止父亲对儿子批判。
作为一个孩子,我在这部影片中深深感受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许父母没办法实质帮助到人生发展,但这不该是我们忽视父母对我们生活里的照顾而去苛责、索求更多的理由。
杨光——如阳光一样照进处在困境中的人。杨光,作为一个教友,甚至不是朋友,以绝对的耐心和积极情绪去帮助男主,给他以心理上的支撑、给他以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帮助他完成。导演在映后说,杨光说男主是上天安排给他的一次修行。也许发生在杨光身上的,这是真正的信仰的力量。我并不相信男主真的有信仰,我认为那只是他的一种寄托和逃避。一个自己都没有内心信念和支撑的人,很难真正接受进别人的帮助。
3、反思
男主的境遇并不是个例,也许他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无数人的缩影。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问题、三观形成,都有很多面的原因共同作用,家庭环境、社会工作、生活际遇、媒体新闻等等,很多因素无法单独成立。也许理想之巢和现实之巢的拉扯,是每个人最终找到自己必经之路。
导演说,男主想要修复的那个碗就好像她在做的这个片子,如果放弃了,那是不是也陷入了和男主同样的困境。
当我在审视影片里的男主、男主的社会关系、男主的理想时,我也以同样的标准在审视我自己。站在上帝视角看自己,生活中我有哪些自己不自知的常态和不被明确意识到的对自己缺点的忽视也同样会被诟病呢?当然生活是自己的,不必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最终的对错需要由更成熟的未来的自己来评判。我们在变成熟的路上不断完善自我,总会有很多不自洽出现。如果结果是失败,努力过后的无奈与失败才让人能更心安理得的接受。我相信每个人有都自己不同的选择和方式,最终总会和自己和解的。
非常感谢秦导带来这样一部这么棒的影片,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纪录片的意义,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我会更尊重时间的流逝、重视每一刻的意义,更好地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