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份得知的这部电影,直到2024年3月10日一天之内两次观看、两度落泪,以至于想要写一点个人想法记录一下。
纵观华夏历史乃至世界的历史,用姓氏来命名的词语少之甚少,任何两个不同的姓氏拼凑起来都是格外蹩脚,绵延下来似乎也只有“李杜”“朱毛”这种震古烁今的大牛有这个资格。但是在一千五百年前的东晋时期,有一位没落世家的秀才和一位娇憨的大家闺秀让世人铭记了一代又一代,这便是梁祝,以至于梁祝本身成为了一个凄婉的代名词,念及叹惋,思之泪流。有人说,梁祝是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我是不认同的,一个虚构的话剧人物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和“彪炳史书”的先辈相提并论的。
似乎有点矛盾,一方面梁祝的主人公好像是平凡的大多数,一方面我又觉得他们配得上彪炳史书。思来想去,我认为,在封建历史下,抑制感情的中国人能够诞生如此可歌可泣的故事本身就是伟大的。电影结束后,我看到这样一个评论---“天下都是祝英台,又有几人梁山伯”,我同样是不认可的。查阅了多版本的梁祝故事联系徐克导演的一版,以我后世人世俗的考量,在梁祝之间,我更为欣赏祝英台。祝英台在时代洪流下没有被圣贤书所控制,没有被高官权贵所折服,打破禁戒,以身殉情于一个官小如斗、家族没落的穷小子,这需要多么纯洁的感情?
有人说梁山伯有抱负、踏实肯干,但就算他穷尽一生,又怎能比过权势滔天的马家,亦或者电影中从未出现的,但是显而易见的会受到贵族优秀教育的马家少爷马文才?就以徐克导演这版,其实后面梁山伯是释然的,他知道自己斗不过上级、斗不过财富、斗不过社会,他所践行的只有提亲的诺言,他也对现实感到无奈,所以他劝说英台去认清现实,这也是无数男人的现实。但是祝英台勇敢的提出来了私奔,她愿意为了相处仅有半载的同窗,抗拒父威,放弃利禄,这便是女性的浪漫。
结局是显然的,梁山伯被祝家家丁打成了重伤,郁郁而终,这也是很多故事的结局,但是从电影中我们看到,梁山伯一没有给祝英台写出祝母期待的信,二要葬在英台送亲花轿的必经之路,这两件事是不是有些关联呢?有言道:生不能同床共衾,死亦同茔而眠。是不是在梁山伯感到大限已至的时候,就想要祝英台也去殉情呢?如果按照这样的角度,我看到了梁的自私、祝的伟岸。
当然,这只是作为一种世俗的眼光,也许在两者私定终身的时候,就已经情投意合、心有灵犀。所以,徐导在英台阅信时,频繁切换镜头,剧情也开始走向催泪的高潮。不得不提到祝父和祝母就抬轿的路线起的一小段冲突,“我是靠父威逼她上轿的”,在这里,最为感同身受的其实是祝母,徐导借大师口中的单姓女子,何尝不是在描绘理想和现实,又何尝不是在批判“朱门对朱门 竹门对竹门”的现实?可想而知,在英台香消玉殒之后,祝父肯定也不会有丝毫的愧疚,甚至迁怒于长贵和小灵子,但是旁观者清,所以梁祝传了一代又一代,有了一版又一版的梁祝。
徐克导演刻画的大师,是门外人,但是也是局中人。第一次见祝英台,大师只道面熟,三言两语,大师已知是英台是旧爱后人,大师若真洒脱,断不会脱口而出上虞单家,也不会在棒打鸳鸯之时登门拜访,大师最后放飞的蝴蝶,想必也是对旧情的解脱。刻画的祝母,其实也是介于理想与现实的无奈的形象,如果祝母是完全冷酷的,她完全可以在梁山伯第一次提亲之时,将其闭之门外,但是因为她的身不由衷,她又不得不在两人约定私奔时反将一军。
徐版梁祝,甚至没有出现一次马文才的身影,归因,这不只是家族的决策,更是个人反抗群体、反抗时代下的悲剧。梁祝更是衔接全片的歌曲,梁山伯初次抚琴,全无思绪,到心疼祝英台罚站时经由心肝脾肺肾的迸发,是梁的《梁祝》。而祝的《梁祝》,则是曲未成情已至,曲成而人已不在的痛彻心扉,于是就有了盛装之下的披麻戴孝,就有了咬破指尖的墓碑题名,就有了死亦同穴的旷世佳话。

无言到面前

与君分杯水

清中有浓意

流出心底醉

不论冤或缘

莫说蝴蝶梦

还你此生此世

今世前世

双双飞过

万世千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