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白雪公主》是经典的

伪觉醒叙事

既要人人都爱它如money,又要包装成精神成长深度。但是,没有人要买既能洗头又能喝的洗发水啊!强行混合两种逻辑真的很奇怪,也会失去真诚。沦为一种口号感的平等,筹拍的时候就被骂个惨,因为大家都看得出来。

觉醒就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女性的觉醒之路更是千差万别,正如拉康所说,“女人并不存在”,因为没有任何符号系统能够完整容纳女性的经验。甚至他给的参考答案是女巫美狄亚。

原版的觉醒是灵魂结构的转变,是一种从我与母亲的“纠缠”到“我与世界的共存”的过渡。

而新版改写将其降格为“我要夺回主导权”的一根筋冲突。王后的欲望,动机变得很奇怪,王子变工具人,毫无cp感,主角的勇气来自一直喊my father。

原版故事能够流传久远,是因为它契合了多数人共有的心理原型。人们阅读时,会感到某些未曾言说的话被说了出来,心底的囚鸟得以放生。就是这种爽感。

白雪公主诉说的正是:一个在父亲缺席环境下的女孩,与母亲陷入了依赖与共生的关系。她内心渴望长大,但自我成长却意味着对母亲的背叛。这种背叛的恐惧犹如毒苹果,让她宁愿选择沉睡,僵化在“永恒少女”的状态里,也好过拒绝背叛妈妈。

然而,僵局终将被成长打破。母亲日益衰老,女孩必须长大,这就是王子所象征的变化之力。

原版白雪公主最核心的人格魅力,就是她给出的解答:不带预设的和差异共存。是的,这世界充满看似对立的存在,母亲、猎人、小矮人、不确定有没有的王子。但她能以友善对待他们,因为她了解,所有人都是在father‘s law父之法下,凭自身意志求生存的平等个体。

这才是活人感的平等:承认差异与矛盾,却怀着一颗与之共处的心。这也正是白雪公主真正的魅力所在。

就像东京爱情故事的赤名莉香,她看得透,但没有放弃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