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造梦的地方,导演通过这部电影编织了一个纯粹的电影梦。
在这个梦里,上世纪小镇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看电影,跟着电影大笑,跟着剧情抽泣,会为了剪掉的吻戏镜头而抱怨,为了等得很久还被赶出电影院而造反……意式幽默在这一过程表现地淋漓尽致:会有人因为看到电影的激烈场面而猝死,会有人把每个人物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会有总是朝着“底层民众”吐痰的“上等人”,最后终于被扔了泥巴……造梦的天堂电影院几经变迁,从简陋的礼堂到精心装修的商业电影院,再到竞技场的露天电影院,最后终究不敌新兴媒体的冲击而倒闭。实体消失了,曾经的梦还在,陪伴一代人的回忆还在,一个个尽情欢笑、大哭的夏夜永远留存。
电影放映员阿弗利多就是那个为小镇造梦的人。他仿佛是个万能的魔术师,自己忍受着这份工作的无趣和孤独,却独爱看人们欣赏电影时脸上的笑容——对他来说已是足够的嘉奖。他会在托托浪费了买牛奶的钱而被妈妈责骂时变魔术般地掏出50角钱解围;他会在人们因被赶出电影院哄闹时变魔术般地将电影“变”到人们眼前;即使因事故失明,他也能魔法般地知道电影放映“失焦”了……
他虽然孤身一人,却能看穿托托对爱情的迷茫,他虽然在小镇呆了一辈子,却让托托离乡闯荡——“不要屈服于思念”
电影的最后,已是名导的托托重返故乡,来参加他最好的朋友和老师——阿弗利多老头的葬礼。故乡的变化挺多,天堂电影院已不复存在,除了电影院经理和神父,满眼皆无故人。母亲说,走吧,你属于罗马,于是匆匆离去。回到罗马,在极其现代化的电影放映厅里面放了阿弗利多给他的礼物——一部老旧的片子。这是老头一生中唯一的作品,他把那些年神父要求剪掉的吻戏都粘贴到了一起,让一对对相爱的人们尽情相拥、接吻,潮水般的爱意瞬间倾泻而出,甚至涌出了屏幕。始终带着疏离又冷漠眼神的托托此刻再也不能自已,早已热泪盈眶。电影很快FINE了,但老头子那细腻、善良、浪漫到极致的情怀和精神永远不会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