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h BJIFF 2025.4.19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比《世界上最糟糕的人》还要糟糕的人,物质富裕衣食无忧的挪威人真的很会拍这种剖析情绪问题的电影,空有爱情无法抵达婚姻,到头来唯余崩溃的个体,破碎的关系,彷徨的人生。我望着银幕里的“疯女人”,心有余悸地自我观照,原来曾经的我是这个样子吗?像万花筒翻出一千个惊悚的面,在早已远远脱离对双方都有毒的那段关系后,我终于迟来地认清了这点。

女主角Maria寻求疗愈的历程疑似心理咨询公司委托投放的科普广告,但太过真实贴切,以致我数次在电影情节里闪回我的个人记忆,仍然清楚地记得去年生日在新太阳的某间咨询室里,咨询时间的最后咨询师问我还有什么想要分享的,我顶着宿醉昏沉的大脑说:没有了,我好困,我可以在这里睡一会吗。咨询师给我拿来毯子,于是我真的在明亮的灯光下合上双目,我没有睡着但沉沉地休息着,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无法在任何人际关系里获得的安全。

于是,我深切地共情着寻寻觅觅暴怒又沮丧的Maria,在几乎经历了微缩版一模一样的过程后,我跟着她抵达了狂风骤雨后的黎明,只有在爱自己时我们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