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少听到“月经”两个字了,月经慢慢被戏谑如“大姨妈”,书面如“例假”,甄嬛传里称“见红”所取代。
我们这个年代,说来也好笑,是21世纪了。只要我跟好朋友说:“我来月经了”。对方(女)总要不知所措地害羞低下头,让我不要这么“直接”。
考验男孩子爱不爱自己有一种方式是,看他愿不愿意去超市或者便利店给我买“那个”。卫生巾。其实就是考验他愿不愿意克服“屈辱感”,来爱我。
现在想来也是好笑。最初,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我慌张地以为自己要死了,我慌张,我崩溃,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那一年我初一,13岁,跟美美一样。当我怀着哀莫大于心死的心态,告诉那时候同住的外婆,我说裤子上,不知道怎么回事,有好多血。
谁知我外婆一点不慌,兴冲冲给我妈妈打了个电话。我妈当即就来外婆家,神情和片里的妈妈一样,激动、兴奋,拿来了一大袋卫生巾,告诉我,我变成大姑娘了。
说来讽刺的是,身体上变成了大姑娘,心理上是刚叛逆的开始。
月经,顾名思义,每个月都要经历。这个词因为莫名的屈辱感,大家都不这么说她。所以慢慢的,大家都觉得来月经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我们心情不好乱发脾气—“她准是大姨妈来了”,我们要学会克制脾气,让大家觉得此时的我们与平时并无两样。我们把裤子弄脏了,只能束手无策地,脱下外套捆在腰上,假装自己很酷。我们不能吃冷的,不能碰凉水,不能吃太辣的,要早睡,要喝热水,真的特么的不是矫情。
是我们会痛,是真的在流血。是真的夏天很闷,冬天换卫生巾更超级无敌麻烦。是真的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感染得妇科病。是真的会头疼,腰疼,肚子疼到死。
而且真的每个月都要经历。每个月来了,很麻烦。不来,更麻烦。奇奇怪怪的心态,接纳不了的矛盾。
是的,这是我们的红色熊猫。
我们努力隐藏,家人告诉我们,这不是什么值得讲出来的好事。社会的眼光奇怪地看着屁股上有血迹的女孩子,男孩不解,女孩们自己都不愿承认。
卫生巾要锁在抽屉里,要装在“可爱”的袋子里。我们甚至不知道卫生棉条怎么用。
我属于“叛逆”很多年的的那类女孩。我能大声告诉别人,我来月经了,我需要卫生巾。我能染我喜欢的颜色的头发,并且坚定地告诉我家里人,别管我头发什么颜色,这是我自己的头发。
“接纳自己”是我训练自己很多年的课题。接纳自己的愤怒,悲伤,狂喜。喜欢自己的直率,控制欲和偶尔精分。流血了,我也可以柔弱,表达自己的需要被爱。女孩子没有任何不好。
没必要隐藏自己的红色熊猫和日渐强大的自我。
“女性主义绝不是弱者试图变为强者的思想。女性主义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
今天又是月经时刻,看完了这部片子。来月经可能就是有点悲伤主义,我爆哭一顿,然后擦掉眼泪。并且感谢了这么多年坚持自我的自己。而且也由衷自豪自己的女性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