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芭比》之前,我一度有点期待一部如今的欧美商业片能达到这部二十年前的老作品的批判性和深度。看完发现,尽管《芭比》似乎呈现了不少东西,但终究不及《少女革命》。像我在写给《芭比》的影评里提到的:在我看来《芭比》这部电影的商业性质和爆米花属性盖过了其他的闪光的、粉红色泡泡的Ted Talk和inspirational speeches,或者任何什么比这更深入的东西。

想看的,这里都有

想看人物美型?古早华丽少女漫风格完全挑不出错。

想看一个相对封闭且架空的世界?这部动漫的全部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学园内部。可有趣的是,“外界”和“他者”却在这之中显得尤其有存在感。

想看不同类型的男男女女?这里有黑肤白肤,性格和外貌都不被定义的男孩女孩,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多样(也因此狗血)的。

想看可爱的,赏心悦目的,啼笑皆非的部分?这里有非常纯粹且美丽的各种女性友谊,非常明显的百合暗示,以及各种不可理喻又无比真实的男人(可以算作子安武人早期发疯作品)

别的作品没敢说的,这里也有

还想看血淋淋的现实,残忍的童话,破碎的幻梦与真心?那可来对了。

你想做现有秩序的反抗者?

男孩会被腐蚀、被同化成压迫者本身,女孩会成为头戴沉重冠冕的“新娘”,被万箭穿心、万念俱灰、失去主体性,成为被抢夺、被把玩和操纵的装饰和武器。

身为女性的你,想做那个拯救者?

你的童年经历和性格弱点都会变成你的软肋,编织成某个王子的童话温柔乡,让你自己相信“女孩子就该这样”,开始自我规训,开始讶异于自己的脆弱和柔软,却又抱着侥幸心理难以自拔。

《芭比》里带过的洗脑过程,《少女革命》会详细告诉你。通过持续十多集的铺垫和多线并进,它会用最浪漫的桥段和细致入微的转换过程,让你见证或许是史上最坚强最独立的女主,如何一步步从守护者变成了虚假的“等待被拯救者”。

用一个极端化的决斗体系刻画父权制的缩影,使用舞台剧般的对话、音乐和幕间戏谑的隐喻。

象征性的符号穿插在取景框的内外,本作有意将剧情全部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发生,再在结尾为“入戏”的读者打破藩篱。

剧情诙谐抓马的同时,穿插有对月经羞耻和性的讨论、对不同性取向和性别意识的刻画......

......以及最为核心的女性互助——解放彼此也自我解放。

如果将里面的人物关系以及剧情全部从表面意思本身去理解,那可能会每集都收获一大盆狗血和各种反套路逆转,时不时感觉天雷滚滚;

但如果按照几原常见的秉性,从象征意义上看,会看到不同角色所代表的背后立场与价值观的关系:媾和、征服、妥协抑或是决裂。

结局令人心碎但也无比现实,同时也朝主人公们所在的封闭的“世界”之外敞开了可能性。

不过,于剧中人是开放性的结局,站在当时乃至如今的社会背景再看,代表的是一个新的美好幻梦抑或是无依的归属地也未可知……

但唯一确定的亮色、“最后 最终 最原点”、“最悲哀和最幸运”,都是她们还可以确证彼此,拉着彼此的手立下誓言,在革命中确信总有一天将会一同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