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对涉及的时代背景把握的很准确,很剧情故事结合的非常好。

关于高中和中专

剧情里在孩子面临升学选择时候,多次提到了是上高中继续考大学和上中专绩效早早工作换工龄这两种选择,在大家都没有前后眼的情况下,这两者看起来都各有优缺点,但从剧情的走向来看,包括后来棉纺厂突然的分流改制放弃实习生的事情,那个时候的苏州,上高中考大学已经逐渐开始取代了传统的中专技校路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

庄图南考上同济以后,包括他自己和家庭都越来越认定当年选择的正确性。反观隔壁老吴家三个孩子,因为后妈对子女的亲疏有别和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原因,让两个年纪较大的女儿一个去中专一个去技校,结果去中专的小敏一毕业就赶上棉纺厂改制分流不再接手职工子弟,而上技校的姗姗则还想熬工龄后再参加高考去上大学。

剧情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就是:在八十年代早期,东南沿海地区就开始形成了“上大学才是更好的出路”的认知。

跟一些年纪较大的亲戚闲聊时侯才知道,在北方内陆地区,直到九十年代早期,很多人还抱着成绩好就应该上中专技校,可以早点工作拿工资的想法。

造成东南沿海和北方内陆地区经济巨大差距有很多原因,但这十来年的认知差距,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关于同济师生去山西

剧里说的云遥就是现实中的平遥,现实中1981年同济大学的阮仪三教授带着学生们去山西平遥实地考察,绘制了平遥古城和新城区的保护发展规划,阻止了这座古城面临的建设性破坏,为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平遥选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剧大部分地理名称都采用实称,苏州温州上海都没有用化名。按照剧情里人物的时间线,庄图南上大学的时候应该差不多到八十年代中期了,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把地名改称“云遥”的吧。

有一段剧情,是同济师生们下了火车转乘汽车去云遥的路上,遇到了拦路设卡收费的,每个人都被收了两毛钱才被放过去。这段剧情看起来在沿海地区的人们看来感觉有点天方夜谭,但在那个年代的北方内陆地区却一点也不夸张。

甚至直到九十年代早期,年幼的我跟着家长们一起去山西看亲戚,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开着一辆小面包车,在山西的国道上就遇到过几次拦路设卡收费的,那时候的人头费已经涨到每人5块钱,但是如果偷偷塞包好烟的话,看着车里明明有六个人,可以象征性的交一个人的钱就放过去了。在记忆力,那些拦路收费人的衣着打扮,既不像当地贫穷村民的样子,也不像正规管理部门的收费人员,总之就是很不伦不类的样子。后来听当地的亲戚们讲,他们早就对此习以为常了。

剧情中当地老百姓对这些上海同济大学来做文物古迹保护的师生们普遍持反感态度,这也是比较符合事实的。因为他们普遍认为,在穷的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起、学都上不起的时候,搞文物古迹保护而影响经济发展,就是舍本逐末的事情。

庄图南结束山西之旅回到苏州时候,邻居还打趣的问他是不是去山西挖煤了,从一个侧面也可以说明,在很多东部沿海地区老百姓的认知里,山西虽然土一些,但几乎是躺在整个煤炭的聚宝盆上,很难把巨量的煤炭资源和贫穷这个词挂上钩。

然而那时候的山西确实是很穷,而且后来会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变得越来越穷跟沿海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具体原因很难一两句说清楚,就不赘述了。

曾有个山西的远房亲戚,八十年代后期在他家乡开了个做五金和家具厂子,因为本地消费能力不足,也接外省订单,后来做出了一些口碑,外省订单也逐渐多起来,但很快就赶上了煤炭需求大爆发的时候,他厂子里生产出来要发货的时候,才发现铁路要保供不给分配车皮,公路运输货车司机嫌赚的不如拉煤的多,也没人愿意运,导致外省订单逐渐就没了,厂子的各种隐性成本也越来越多,需要打点孝敬的各路神仙也越来越多,最后他的厂子就经营不下去倒闭了。

关于知青子女回沪

和庄图南在校园里产生感情的李佳就是上海知青子女,原本俩人已经开始两情相悦,但她为了让弟弟也能返回上海,所以打算找个上海本地人结婚,将来把户口落下来可以照顾性格内向的弟弟,只好忍痛和庄图南撇清关系,让观众觉得很是感慨。

知青子女返沪政策从八十年代起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中间也经过若干次调整,调整方向也是逐步的更加合理和人性化了,但政策最初还是有很多时代特色的限制条件。跟很多知青父母一样,李佳的父母也不确定这个政策窗口能延续多久,后面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所以在政策之初,本着宁赶早不敢晚的心态,要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孩子落户回沪,是可以理解的。

那时候不单是上海,其它城市北京天津苏州杭州等一些大中城市,都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返城知青和留城兄弟姐妹之间因为户口房子工作分配子女上学等问题打的不可开交,那时候因此亲人变仇人的简直不要太多。

上海这种情况尤其突出,矛盾尤其激烈,很重要一个客观因素就是人多地狭,想回来的人又太多了,大家都有点迫不得已。李佳的叔叔婶婶也是在李佳做出不要房子的保证以后,才允许她弟弟把户口迁回去,站在双方的角度上,都有自己的难处,都觉得对方太无情。

小时候去过上海亲戚家,那时候也是住那种老式弄堂,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挤,很多家挤在一起,隔壁家做饭能闻到味,隔壁放屁能听到响,遇到有吵架的那基本上就是环绕立体声,不过很多吵架时候邻居都讲上海话,小时候听不太懂,只是感觉很有趣。

这种环境下,偶尔来个亲戚待几天就走还能忍一忍,要是常驻下来不走的,估计亲爹娘也得反目成仇了。

但那时候的上海确实比其它城市更洋气,女性亲戚只要去上海的,都会买一些衣服鞋子包包带回来,然后等着被亲戚邻居看到以后一顿夸赞,我们外地人尚且如此,那些原本就是上海长大的知青和他们的子女们,想回去的心态就更能理解了。

所以看李佳做出放弃感情妥协现实的选择,也不好苛责,只是有些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