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影评主要总结一下剧和书的差异。首先声明一下,本人是超级书粉+剧粉。先看的书再看的剧,都是小时候看的,大概初中的时候。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粉圈思维之类的,所以写这篇整理也并没有说剧比较好还是书比较好的意思。现在的大评价好像普遍认为剧比书好得多?本人倒也没有这种想法,尽量客观的记录书和剧的细节差异。但是,因为书比较是先出来的,剧本是根据书改的,那么剧本为何要改动原著?必然是往更好的改。如果没有改的更好的地方,本人会觉得有一些疑惑的地方,如果有兴趣可以讨论(当然也可能没人看哈哈哈纯属个人找乐子)。以此记录我对雍正王朝这部作品长达十几年的深刻喜爱。
ps。现在出了一本雍正王朝的剧本作为书,我没看过这本书,过段时间准备看。所以这篇里面没有涉及到剧本内容。说的仅仅是剧里实际拍出来的和原著的差异。
根据大的框架,剧集主要对原著进行了剧情和人物的整合,顺序调转,嫁接,加戏,删戏等。
第一,整合合并。
1.四爷第一次进黑店,和进江夏镇是两个故事,剧里合并成了一个。
第二,剧情嫁接。剧里把书里一些不搭边的人物和剧情进行了挪用,造成了一些混乱和bug。
1.阿兰在书里就纯粹是个间谍,和十三爷也没啥感情,本来就是任伯安买来卖唱的,后来被九爷送给了十三爷当间谍。也没有阿兰为张五哥求情的剧情,他们根本就没关系。原著也不是阿兰的爸爸被打了四爷发火,而是胡教头让阿兰唱十八摸(类似的歌曲具体名字记不得了)四爷觉得低俗才让十三爷出去阻拦。 这里还有一个书里我想吐槽的情节。阿兰应该是编剧进行了美化,而且把书里的紫姑和阿兰进行了人物合并。这个紫姑的设定就很扯,说是前明的后人,非常恨满族,所以就被八哥收买了来杀十三爷。这不纯粹油饼吗?你恨满人,八爷不是满人吗?那你为什么听他的话杀十三爷?你直接把八爷杀了不是更便当。而且她最后舍不得杀十三爷,就自杀了也很扯淡。强行悲剧。作者写男女之情实在是低级。而且阿兰在十三爷囚禁的十年里苦苦的陪了他,伺候了他十年,结果四爷一把他放出来他就拿刀要杀阿兰?喵喵喵?你想杀怎么不早杀,图着人家还能再伺候你几年对吧?人家一家子性命都在九爷手上,被迫来监视十三爷,书里也没具体说有什么机密是阿兰泄露的,为什么杀人家,真无语。即使是怕机密泄露不得不杀,也派人去杀或者杀人的时候表现一点悲痛之情啊!还义正词严的去杀,真是无情。
2.书里也没有隆科多在监狱中招待十三爷。
第三,顺序调换。剧本将书里的一些剧情先后进行了调换。效果很难说是更好还是更差。但是想表达的意思差了很多。所以很多所谓的“高明人士”分析了半天剧情,实际上跟作者本意是千差万别,很可能只是编剧(我知道编剧是刘和平很牛)为了方便剧情发展和好看,故意改的。
1.十四爷和四爷去拜寿并说了让十四爷带兵一事,在书里只是两个人去拜寿并且胡乱扯了一些什么。之后又过了好几年,才有带兵的这件事。而且那六万兵马全军覆没也和八爷没有任何关系,八爷没这么牛。历史上八爷和十四爷到康熙死都还只是贝勒,并没有封亲王,所以书里面也经常有bug,在八爷已经封亲王之后还一直说八贝勒府之类的称呼,而四爷的府邸已经叫做雍王府。书里对于十四弟出任大将军的解释是这样的:康熙为了保四爷,特地把十四爷调走,不然十四爷在京城,一旦康熙殡天,就会想剧里十三爷一样去京郊大营调兵来勤王,自己登基。
2.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四爷打小太监的。书里是四爷有一次路过小太监刁难大臣,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了教训小太监,所以才打了一耳光,还给了钱。说的原话是:因为秦桧,所以给你们改姓秦。而不是因为赵高乱了秦朝……那不是应该改姓赵吗?我有点不理解为什么刘和平这样改。而且书里四爷这样做就是为了大庭广众之下教训人,而且要立威。剧里在那种只有两个人的场景下还这样发dian,是不是有点吃饱了撑的……而且凭什么小太监被你骂一顿就给你开门,完全不符合逻辑。书里是看门人是四爷的门人戴铎的亲戚,所以买通了他,四爷假装进来看房子的……戴铎的事情下一条说。
3.百官行述的剧情。书里这件事并没有太子什么事,也不是太子叫去取的。张五哥顶罪和太子也没什么关系。太子爷冤枉啊!(不是)而且犯事的也不是任吉安(书里好像根本没有这个人),任伯安卷进这件事是因为他负责偷换人犯,所以经手了好多案子都是他偷换的。这就比较符合常理。不然怎么他弟弟犯事就刚好被发现,也太扯了。任伯安被年羹尧抓走了,百官行述放在当铺,八爷是知道的。
4.查亏空的情节。太子没有卖官,也没有什么康熙接见没文化的人发现是太子保举的剧情。四爷也没有逼死魏东亭,他是自己病死的。查亏空的也不是田文静和四爷,而是施琅的孙子和十三爷。十爷也没有当街责打官员,是施琅的孙子自己去挑衅(其实因为他是近视没看见)十爷,导致十爷生气和他吵了起来。这件事也不是八爷指使的,八爷恨不得十爷不要闹。当场八爷就赶到喝退了十爷。
5.查顶罪案的情节。八爷一开始是真的想好好干的。结果任伯安跑过来说是我干的。八爷就只好草草结案。没有“其心可诛”,“我这就去杀了xxx”这个剧情。
6.康熙死的时候的关键剧情。书里是,康熙死前先叫了所有皇子进去,这时候四爷还在替康熙祭祀(和历史一致),然后四爷跑去找邬思道,其他皇子已经进去了。这时候开始和剧里不一样了。剧里是四爷单独先见了皇上,有一段剧情。书里没有写这段。剧里是大家一起见了皇上,然后皇上死了,大家一起在里面等隆科多拿诏书。书里是皇帝还没死,把所有皇子拘着不让走,只把四爷一个人放出去安排事情。四爷安排完,还跑去见了十三爷,又回来,皇帝才死。然后那一段就和剧里一样了。
第四,人物删除。剧里对一些人物进行了合并和删除和魔改。。。为什么特地拎出来说,因为这个算是和原著最大的改动,而不仅仅是化用剧情和合并剧情的内容。
1.最大的改动就是删掉了性音和尚,戴铎等四爷的门客。我分析有可能是因为不让拍宗教的内容,老是有一个和尚不太好?也可能出于简化人物的目的,把这些人都浓缩在一个邬思道身上了。
2.第二个魔改就是年式了。书里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背景板四爷宠妃,剧里改成。。。好了我也懒得说半天了大家都看过剧了。所以就很扯啊,年羹尧这种身份的人,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妹妹给四爷做丫头。剧里拍的好像年羹尧是四爷的仆人一样。实际上(历史上)根本不是。年羹尧一开始发达和四爷关系不大,后来才由于各种原因(这个各个学派也有不同分析,这里不展开)一门心思的投入四爷门下。书里的改编感觉比较符合历史,和历史属于大差不差,勉强也可以说得通。书里开篇年羹尧就已经做官了,而且四爷已经娶了年氏,也很宠爱,年氏都已经怀孕了。而且书里整体的感觉是,年羹尧虽然属于四爷的门人,但是地位一开始就比较高,也没有抬旗等剧情。当然,剧里有可能是为了女性角色加戏,所以特地塑造了年秋月这个角色。
3.第三个改编就是。。。就是小福小禄的故事了。剧里完全删除了这一段(thank god)。让我们说感谢编剧!书里四爷和小福小禄有一段风流韵事,然后小福给他生了个孩子以后被烧死了他竟然眼睁睁的看着不去救她。。。书里的设定是,四爷之所以变得阴郁都是因为这件事。个人认为,这完全抹黑和抹杀了四爷这个形象。以四爷的性格,不可能因为任何事情而不去救自己的女人。何况书里仅仅说是怕皇帝知道了责骂。这有什么好怕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皇帝怎么可能因为这种事责骂。写这种情节只能显出四爷是一个视女人命如草芥的懦夫。而且事后还不停的痛苦追忆的软脚虾。剧里删掉这个情节,我只能说编剧做得好。
4.乔引娣。删掉小福的故事,自然乔引娣的出身也正常了起来。咳咳,我还是详细说一下吧!书里乔引娣是四爷和小福的女儿,四爷不知道,乔引娣先和十四爷在一起,又和四爷在一起,最后四爷因为这个事情败露而自尽。。。这都什么啊!我看书的时候大脑都是自动删除小福和乔引娣的剧情,不然完全无法直视其他的正经剧情。
5.高福儿等四爷的仆人。剧里应该是删除了前期的高福这个人,把大量的剧情搬给了十三爷。。。搞得十三爷在开头几集像个仆人一样,四爷使个眼色他就跑前跑后。后面又把高福和坎儿的剧情合并在一个人身上了。然后又造了一个高无庸出来。这就有点混乱,因为后面坎儿和高福实际上是对头,有很多对手戏。可能也是出于精简人物的目的。
6.八爷的一些门人。书里有很多八爷的门人在家里议事的情节。其中那个道士和阿灵阿属于“好人”,“王上加白”是八爷站在一群仆人里面让道士辨认自己。这个道士的人设还不错呢,想让八爷用心办差,结果后来八爷因为掣肘太多还是敷衍过去了。还有何柱儿,本来是太子的大太监,后来康熙给了八爷,做了八爷的大太监。有点不明白写这个人的目的是什么。
7.允礼。书里这个人还蛮重要的。是很关键的四爷党。他因为自己的亲娘被十爷轻薄而自尽了,就和四爷联手要斗垮八爷。书里的丰台大营就是他搞定的。书里四爷走之前也是把自己的令牌给了邬思道,让邬思道转交给允礼,让他放出十三爷。邬思道等一干人在最后关头也是躲在十七爷的府上。这里比剧里合理一点。不然剧里邬思道一个布衣,就问四爷索要令牌,太过于放肆了。而且他即使拿了令牌,没有身份也放不出十三爷。
第五,加剧情。比如四爷自己作死感染风寒。 比如年羹尧给四爷洗脚。。 这个也是和前面年羹尧是四爷的仆人的设定相呼应的。还有弘历的很多剧情,还有德妃带着414去谢罪的剧情。康熙查看田地的剧情。
第六,删剧情,这个就很多了,写几个我比较觉得可惜的。
1.康熙和邬思道的见面。书里有一次写康熙过年的时候突然间跑到雍王府上去,碰到了邬思道,还让他写了一首诗。其实在书里有很多情节,邬思道和四爷的很多兄弟都认识,但是四爷像金屋藏娇一样把他藏起来。。。其实我还蛮期待康熙和他的破壁人的见面情节的。在剧里,他们两个知己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面。
2.邬思道的生平。书里有一段邬思道和表姐的感情戏。最后邬思道不是和四爷送的小女仆走的,是和表姐一起走的。还有四爷救了邬思道的命的剧情。还有邬思道莫名发了一笔横财,拿这笔钱还上了太子欠的银子。
第六,剧和书整体概念的差别。
1.书整体偏向江湖气。或者说,有部分章节偏向江湖气。三部曲都有这种情况。比如康熙自己去参加了科举考试,康熙在江湖认识了一堆能人异士,比如四爷的很多能吏都是在路边偶遇的(比如田文静和李绂),比如还有些江湖帮派啊啥的。剧里就删除了这些桥段。
书里还有大量的诗词歌赋。我也没有考证过不知道是不是作者自己写的。当然有一些我知道很明显是作者摘抄的。剩下的不知道是历史上他看到的,只不过编了个剧情加进去,还是自己写的。有时间我调研一下。整体上我觉得这些写的蛮不错的。还有很多连诗,对对子等情节,都显示了作者极为深厚的文学功底。比起榴莲子只知道写初高中必备古诗,实在是领先太多太多。。。我在近十年都没再看到过类似文学功底深厚的作品。包括现在大热的大秦帝国等等,其文学造诣但凡多读过几本书的人都知道是及其有限的。
2.关于人物关系。
四爷和邬思道的关系书里比剧里更加的紧密。四爷比剧里更加依赖邬思道,邬思道也更加神,但是基本的关键剧情剧里都拍出来了。只是剧里无法展现书里那么多的细节。在剧里,应该大家随便一看就会觉得,十三爷和四爷才是主cp(不是),但是书里四爷和邬思道也可以争一争这个位置哦~有时候邬思道还嗑413.哈哈。还有一点就是,书里的邬思道非常非常的忠心。剧里的拍出来总有点老奸巨猾或者多智而近妖的感觉。但是书里的邬思道除了聪明,真的非常非常忠心。好几次四爷已经灰心,都是邬思道大声慷慨激昂陈词,让大家振奋。紧急关头,四爷不知所措,也是邬思道招呼所有人做事,很有领导力。但是剧里感觉不管是四爷还是邬思道都没有显示出这种魄力来。
然后是413。书里的感觉比剧里更加的复杂,更加符合历史。十三爷一开始能感觉到仅仅是志趣相投而和四爷在一起做同事,并没有说一开始就投到四爷名下。这样感觉书里似乎两个人关系更加疏远?并不!剧里感觉两个人就是铁打的亲兄弟,就应该天天在一起。但是书里两个人的感情更加隐秘,纠缠和拉扯。似乎两个人一开始并不是命中注定就在一起的,但是因为互相的欣赏而不得已违抗了现实情况而在一起。。。而且也不敢太过于表现自己的内心,以免交代的太早被对方利用,所以还得说场面话,但是眼神已经在不停的打量对方的脸。。。在外人面前(两个人一直身边都围着一大帮人)也不敢太过于表露心迹,只能眼神交锋加上言语暗示。。。而在剧里两个人就随随便便的牵手拥抱(不是),似乎过于明显了哈哈哈。
3.关于经典情节。比如什么gold,精灵副将马国成,这些书里都没有。。。剧里改的蛮好的,哈哈哈。但是书也很不错了,大部分的对话,俚语,社会风貌的构建,整体的基调的奠定都还是原著给的。还有“四爷赏你一耳光”“难说”“坚刚不可夺其志”等都是原著的内容。
4.其实作者写这本书感觉有点随意。或者说有意为之?很多章节都是从一个小人物着手,慢慢的靠近主线剧情。而且写着写着还有重复剧情出现,比如第一部已经写了十四爷进京,后面又写了一遍,只不过从十四爷的角度写的。这里我想观点输出一下,我真的很讨厌十四爷!八爷如果是坏,那这人就是蠢且自以为是。进京的路上一直大骂雍正为什么不给军粮,为什么不让他带兵。哦,给你军粮让你造反是不是?年羹尧和李卫是四爷的人,你今天才知道啊?想造反,四年在任上,怎么不活动活动把这些人拉拢过来呢?怎么不想办法把这些人换掉呢?如果活动了发现换不掉,是不是要想一想这说不定是康熙的主意,就是不想让你当皇帝呢?看了第一部邬思道等人对于局势的分析,再看到十四爷这些天真又愚蠢的揣测,真的很让人无语。事到临头了才来抱佛脚啊?自己把八爷的人策反了,还杀了,还指望人家在京城里给你勤王保驾啊?自己是不是想造反,摸摸自己的良心。这里就不说造反不造反的事情。成王败寇,你已经丢了兵权,傻呵呵的跑进来了,你还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