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说“看了之后思考人生的意义”,才来看的,毕竟当下比较苦闷,想着看一部剧,能稍微看开一点也好。结果简直是撞了枪口,现在更是苦闷难言。

首先写在前面,此剧的逻辑问题并没有困扰到我,每一部剧都会有一些逻辑问题,非常正常。麻美选择轮回的理由,合情合理;麻美的积德论,完全可以接受,我看的时候还总是替她想“这样会不会积不到德”;为什么不只是阻止闺蜜而要大费周章当机长,人家都说了不能放着一飞机的人不管,你们不好好看剧。这都不是问题。

没错,这都不是问题。但是这三颗星我是礼节性的,实际上我可能想撂下一星走人。

本来自己是一个“编剧要我哭我就会哭成狗”的模范观众,但是本剧,弹幕哭成一片,我却在屏幕前一脸冷漠,对我来说也是未见的奇观。

当前23.5岁,作为一个过去六年没有朋友的人,首先从根上就是很难理解剧中的友情的。对我来说,这种东西基本上价值缺缺,为此奋斗说到底就难以共感。

当然了,我不止活了六年,我曾经也是有很好的朋友的。我这样的人曾经拥有过的友情是什么样的呢?以前立定跳远把手划破了出了好多血,我的朋友先发现,还以为我是生理期,然后带着我去卫生间帮那时候啥家务都不会的我把血洗掉,衣服重新整理好。绕着圈不知道从哪里打探出我当时喜欢的动画,不知道从哪里搞到日文原版漫画和团子送给我当生日礼物,明明那时候都是中学生。我甚至感觉,我这种人似乎都拥有过比剧中更深入一点的友情。

另外,就是剧中所有人的性格了。这种动不动小聚、日常约饭、随手打个电话,总之非常现充非常社会化的主人公团体,让otaku感觉非常不适。作为和“现充”对立的那种“宅”,全局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那边”的那种性格,一个内向害羞的人都没有,言动中满溢着社交潜规则。他们当然已经习惯成自然,并不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来遵守这些潜规则,但作为“另一边”的人,这全部都让人非常窒息。想代入却代入不了,因为这剧根本没有给我这种人提供哪怕一个口子,我这种人像是一种灭绝了的史前生物,放进剧里绝对要像五毛p图一样格格不入。

这之后,是剧里所有的闲话。这种东西在公司实习的时候自然也有聊。我记忆深刻的是,尽管大家关系很好,闲谈的气氛也好,但是很多话经常要说数遍,例如上的是哪所大学,大家只是在聊天,却不在意聊天的内容,不在意与另一个人有关的一切。“这种东西为什么不记住呢”,反而是这样想的时候让我寂寞,所以我会默默把这些东西记住。这个剧也一样,明明叫人家“ゴンちゃん”,但结婚这种事却不互通,你们难道仅仅是饭搭子吗?“她还用生疏的称呼叫我”,在意这种东西,但在其他的事情上却一直深入不下去。中途半端,如鲠在喉。

明明都是描绘人与人的关系,也并不是说这样的关系无法感动我这种“没有朋友”的观众。2023年10月期,姑且在追《昨日的美食》,ep05贤二跑出去买洋葱的片段,就普通地让人感动落泪——因为能感受到那种“在为你着想”的真诚与爱。但从无数的“某某结婚了”“某某离婚了”“虽然现在不是这么说的时候但是xx这样做其实……”的闲言碎语里,我感觉不到这份情感。

日本人的所谓“気遣い”,背后总有一种“我这边已经顾虑了你你怎么不顾虑我”的奇怪的虚浮感,我从未如此强烈地在某部剧里体会到这种感觉。你哪里是顾虑对方的感受,到最后不过是担心受到伤害、担心自己出糗或被别人认为失礼、担心事情不按自己的预期进行。这样的氛围简直像针扎一样教人难受。比直白的自私更让人痛苦的,是掩藏在体贴下的自我中心,这也是日式気遣い让我反感的根本原因。

最后,就是如其他一些评论所说的那种高傲。阻止不伦,姑且还是有合理性的,爷爷的用药失误和老师的冤罪也是。但是对音乐的梦想、他人的婚姻也要出手干涉,这算是什么道理。仅仅是希望别人幸福,这种想法当然很好,但是如果不局限于这部剧里的例子,而是把它以这些例子想要说明的东西单独挑出来,就让人不适。“幸福”有宇宙恒常的标准吗?从“积德”到“希望别人幸福”就是升华吗?说到底,那个人觉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真的有人关心过吗?你的三观就是一切的标准吗?

会这么说是因为,我因为性格和人不同,总是会被擅自认为“可怜”“孤独”,但自己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一直感觉非常受到冒犯。对我来说和人约饭是顶级的折磨,而自己逛漫画店和魂展是超绝无敌的快乐,大多数人能理解我这种人的脑回路吗?希望我“融入集体”,真的在在意我的幸福吗?我并没有觉得麻美的思想转变是升华,从我的角度,变得烦人起来了,还不如原先的积德呢。

另外一些小点,个人认为背后讲八卦也有那么一点不尊重人,代入被议论的一方,即使是说“太完美了没有坏话可说”也会觉得不适,但这点见仁见智。

以上,槽也系统性地吐完了,至少心里舒畅了一点。实在没想到还能看到这么让我怀疑人生的剧……

收尾还是来一点好评吧,EVA的bgm带感,白日我也特别喜欢。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