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看了这部女同志电影《从今以后》(All Shall Be Well),给我的初步印象是「很富有教育意义」。因为整部影片的重点并非讨论同性情感与世俗观念的冲突,而是将焦点放在「同性伴侣」、「同性婚姻」和「同志平权」等议题上。当然,影片所处的情境——香港,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华人对于「家」的概念,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执念,毕竟儒家文化一直以来都强调以家为基本单位的生活秩序。所以,影片从一开始就讲述了Pat和Angie的家对于维系她们与其他亲属之间的感情何其重要。相对地,阿成(Pat兄长)一家人却要蜗居在逼仄的公屋,亦间接交代了故事发生冲突的关键背景。在香港这样一处寸土寸金的弹丸之地,谁又不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安乐窝呢?影片也不过老调重弹,重申香港「恶劣」的住房问题罢了。

Pat的离世很突然,影片并没有给到她太多镜头。但她的身后事,以及她所留下的遗产却成了一系列冲突的导火索。同性伴侣(同性关系)在香港并没有受到法律保障,即使生活在一起四十余载,没有一纸婚约,在法律面前,感情根本无法充当任何有利的证明。这是可悲又无情的一面,也是导演想传递给香港社会的思考。同性恋群体虽小众,但本质上和常人无任何差异,谁都逃不脱生老病死,拘俗守常。只是走到今天,这个社会仍然没有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生存框架予他们。

然而,影片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亲情与利益摆在人性面前,我们又会如何抉择?阿成一家人的生活处境,导演给到了不少镜头,也想让观众明白「他们多需要钱,或者说多需要一套房,来解决他们一家四口的困境」。哪怕Pat和Angie曾带给过他们一家人无数的温暖与关爱,甚至包括金钱上的支持,可惜终究堵不住人性的贪婪与自私。我不知是因为香港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人变得愈发现实,还是人类总自以为是亲情抵得过利益的诱惑。或许是因为Pat与Angie没有受到《婚姻条例》的保障,所以才诱发了后续的遗产纷争;可假使她们早已在外国领证结婚,是否阿成一家人就会心甘情愿将Pat所有遗产拱手相让?

影片中三次出现城门水塘的场景。第一次是开头Pat与Angie同行在主坝上,第二次是片中Angie独自行走在主坝上的背影,最后一次是结尾她们坐在凉亭中拥吻的场景。我想热爱去户外徒步的观众,一定对这个地方并不陌生吧;那儿真是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呢,对我而言。言归正传,影片关于Pat与Angie之间的感情戏真的很少,因为这并不是重点。但导演很细腻,透过一些细节的拍摄告诉观众这对垂暮之年的「妇妇」情有多深。Angie在整理Pat的遗物时,在笔电中看到的那张「加拿大飞往香港的机票」,我想她应该深深记得Pat当年对她说的那句话:「回来吧,回到香港,我照顾你一生一世。」如果Pat没有先走一步,也许她一定会兑现她的诺言。

老龄同志族群本就是一个相对稀缺的素材,继上一次杨导演的《叔 · 叔》后,女同志族群的老年生活再次被搬上荧幕。我觉得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征,同时也让人意识到老龄同志与普通老者并无差异,都需要被认同、被陪伴、被爱护,而不是被社会遗弃。片中Angie归家那段戏令我印象深刻,她的父亲对她说:「你的『老友』走了以后,你将来打算怎么办?」Angie懊恼地回应道:「我和Pat不单单只是『老友』的关系。为什么我说了那么多遍,你们还是不能明白。」我才意识到同志族群或许终其一生都在奋力得到家人(或社会)的认同,只不过是社会刻板化了我们这仅仅只是年轻同志面临的困境。人到暮年,也许不再似年少时渴望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但那些至亲之人的理解,或许是陪我我们走向生命终点最安心的支持。

有情人相守到终老是被上帝眷顾的幸运,但伴侣分手或离世更是世间常态。没能一同走到最后,不代表爱得不够深或不爱了。当Angie看到那份Pat未签字的遗嘱时,其实她真正感受到了Pat给到她的那份似海深情。那层楼是否属于她,她是否还能继续住下去,没有了Pat,也就失去了意义。唯一能尽力的,也只是完成Pat的遗愿:海葬,让其肉身回归自由。这也是作为伴侣,最应当坚持的温柔。我想,当Pat看到那些飘散在海上的冥纸时,她也深深感受到了Angie的不舍之情。

人与人之间终有一别,无论以何种方式道别,都应当好好守护与我们相伴过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