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资格解析,但正因为这一遍大银幕的二刷比上一次感受强烈了太多,我希望观者或许能从中获益,在那些若即若离的细节里回溯,感受那般半推半就的感情。

Q1:情节简单,但为什么常反应不过来?
时间与地点一闪而过,有时只剩了大致的印象。1962年香港,两人见面逐渐熟悉;1963年新加坡,苏丽珍去找周慕云,拿走了拖鞋却并未见面;1966年香港,苏丽珍回香港暂居,周慕云找她却并未见到面。还有许多时钟镜头,大多数只是表明时间很晚了,但是不同地点的时钟的区别能提醒我们场景的转换。


Q2:两人从扮演彼此伴侣相知,他们一共扮演了几次?
三次。第一次,模拟调情,周慕云抓住了苏丽珍的手,而苏丽珍拨了下手,眼神脉脉;第二次,假扮苏丽珍问丈夫出轨之事,扮演第二次苏丽珍发现自己已伤心到不愿去扇巴掌,泣不成声;第三次,假装苏丽珍丈夫回来,周慕云要走,扮演第二次苏丽珍再次泣不成声。

Q3:“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周慕云对苏丽珍说这句话容易理解,但是苏丽珍呢?我怀疑,是导演的特意剪辑,这句话是一年后苏丽珍去新加坡时想说却未说的。强烈的揪心感在这一幕达到了极致。
Q4:那个孩子是周慕云的吗?
可能性不大。虽然孩子看着五六岁,符合两人相遇时间。但是从两人的相处模式,还有苏丽珍的显而易见的对丈夫残余的爱(是否只能称其为忠呢),两人应该未发生过关系。
Q5:加长片段想表现什么,是否荒诞?
2001年,还是梁朝伟和张曼玉,却是不同的角色。我的理解,不同的时代,还是会迎来花样年华,还会有那样的陌生人,彼此爱上,不知不觉。梁朝伟还是那样谨慎,只在睡着了借擦蛋糕亲吻,但张曼玉醒着,再没有推辞,因为已没有了婚姻的负担。于是那笔伤感终于有所淡褪,至少我选择了相信,相信逝去的花样年华还会在某个时间某个角落上演。

Q6:两人的演技究竟哪里好?
二刷我注意到了不少细节。苏丽珍第一次去周慕云家门口,手指紧张地抠着门缝,头使劲而有保留地向前凑。还有苏丽珍的哭,一个人在家里浴室哭,在沙发椅上哭,靠在周慕云肩上哭,每一次都梨花带雨,好不心疼。梁朝伟一直都在扮演所有心事藏心里的角色,他就是树洞,不可能像阿炳那样直露,却造就了他魅力的独特。

Q7:最打动我的地方?
周慕云雨中的告白。“本来我也这么想,所以不怕别人说什么,我相信自己不会跟他们一样,可是原来我会。以前我只是想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开始的。现在我知道了,很多事情不知不觉就来了。我还以为没什么,但是我开始担心你先生什么时候会回来。最好是别回来。”

Q8:为什么叫“花样年华”?
首先,那首歌《花样的年华》,这一遍我才发现,这首歌俨然是周慕云假扮陈先生为苏丽珍点的,陈先生怕是都不知道夫人的生日了。再次,房东的话,香港的花样年华逝去了,原来邻居们热热闹闹的,如今只是“一个妇人和孩子”,连姓也称不上来了。最后,我想花样年华总是易逝的,甚至是鲜少能兑现的,正如那总是沾了灰尘的玻璃,周慕云终其一生或都无法触到他真正的花样年华,如此,周慕云为苏丽珍点这样一首歌更显得伤感了。

Q9:《花样年华》国际盛誉?
继《活着》之后第二部获戛纳最佳影帝的中国电影,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唯一名列IMDB的top250中的华语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