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我的第一个影评

生了孩子就能当妈?

首先我是第一次看是枝裕和
我完全被这个家庭所感动 因为我的家庭也是收入水平低于中产阶级一大块的
那些说节奏慢的 家里可能太有钱了吧

女二因为生活所迫而去做处杀
见到了一个哑巴 哑巴是常客 哑巴因为需要拥有一个朋友 哪怕用钱 哪怕用一种猥琐的方式 只要有一个朋友就好
去了聊天室后 没有做出格的事 也摊开的哑巴身份 而女二却说他好温暖 这是最低级的“温暖”方式了吧 因为女二就是从小到大缺少爱 从而被温暖 被温暖后才被占有 这条感情线从此再也没有了踪迹 这就是个没有人爱她 却要在潜意识里强行别人爱上她的一种表现 这是非常可怜的 并且也不是有些人说的“可怜之人” 可能导演也没怎么展示她的可恨之处

这部电影竟然有配乐 我一直没有注意到 因为太吸引我了

我也在小女孩身上看到了女二的小时候
但是可能女二根本没有体会小女孩的生活
小孩则更加极端 更加痛苦些
为什么说富养女 因为不富养 女孩长大了就和有钱的男人发生性关系 富养了 就会和家长们喜欢的男人发生性关系 当然 时代在发展 性关系已经成为了钱 权的象征 所以爱怎么睡怎么睡吧 反正就一晚上 哈哈哈哈
话说回来 物质的充盈就是个屁 没有爱的浇灌 女孩只能用家里的钱去养一个她认为终于爱她的人 去弥补 在精神 肉体上补回来
现在不就是补吗 长大了补童年 童年补课 考上大学了 补高中知识 终于要退休了 还要给自己补一个交代 快死了 得了 给自己补一顿小时候的油腻的饭吧
这个小女孩一定会形成一种早熟 病态的思想 当然了 我也一样不过性别不同
这两位大家长在奔波中找生活的乐趣
性压抑只体现在孩子们在的时候 我想更多的是饥渴
在生活的风沙中找面粉揉成一个孩子们喜欢的弹珠
他们的爱是粗糙的 爱的本质没有定义 爱到底是什么 经受过爱的人说的出来
两个小时中 构图非常棒
色彩随着阶级的地区而变化 商店 整齐 鲜艳
家里只有快要昏死过去的绿色 凌乱
摄影角度跟考究 当然一眼就看出是现实主义导演
声音很有趣 不嘈杂 不单调 这就是生活的声音
选角是我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个日本女演员
我看了两部他的电影好像都是这样一种风格
但是听说在重启人生中 变得清爽了
但是不妨碍我爱她

生了孩子的女人并不是妈 要看你怎么对待自己 对待孩子 都说先要爱自己再爱别人 但是你在不正确的时间里生了孩子 因为没做好准备 你已经忘了爱自己 更别提爱这个孩子
所以 爱的本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