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6-7.7
简化版秋天的故事,也是媒婆牵线搭桥,相对暧昧的开放结尾。另外,由同一个女主在年轻时(毕翠丝年轻时挺漂亮的)和中老年时出演则更有意义,可以对照看作上下两部。本片是年轻时孩子气地心高气傲(哪个理想主义者不想摆脱现实困境呢,哪个打工人不想被包养呢?),另一部则是在中年沉静生活中掀起了一阵情感的波澜。
侯麦很平实也很典型的一部作品。侯麦作品几乎永远是相似的主题,对人际情感的缠满纠葛刻画深入骨髓,即便没有伯格曼深刻也更为自然。
对话上也是每句话都自然考究有学问:“你融入了你的环境,而我不一样”,还有对婚姻的种种看法。
本片很有趣的线索-女主先决定结婚再找对象。这样的爱情必然失败,她爱的是自己和自我的想象投射,她投入了爱的幻象。
维度 ★(1-10) 级别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7.6 B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7.7 B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7.7 B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7.6 B
选角/表演 7.8 B+
25.6.16,投影仪
简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全方位深度解析-宗教类型片与《圣弗朗西斯之花》
评分:B7.4中规中矩之作,与早期新现实主义-即便有所延续、并非背离-逐渐分道扬镳。很传统的段落化叙事,故事背景是虚设的,情节的片面的、缺乏层递与关联呼应,人物和事件都因此不真实融贯。(尽管比《黑水仙》这样的好莱坞版类型片要好些)戏 ...
全面深度分析《德意志零年》
评分:A-8.3背景、主题与叙事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两部略有不同,影片选择德意志民族作为聚焦点-而且不带有任何审判意味,因为不是直接描绘战争和纳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作为切口-甚至是一个孩子的遭遇-折 ...
评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B+7.6简评:看的第一部罗西里尼,受到巴赞的直接推荐。中规中矩、有板有眼的影史佳作,今天看来没有显著缺憾,却难以看到真正的创新。历史价值不亚于艺术价值。虽然有明显的剧情和制作,未摆脱情节剧的刻板程式;但需要承认在其略显机械的结构编 ...
政治与新浪潮
评分:B7.5,三星半。此类纪录片不能用一般的艺术价值去衡量,至少应当在历史和政治性方面给予考量,在对观众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战争终了》看此片。)关于政治:对历史和政治背景-越战-依然所知寥 ...
生平简介:让·维果(1905-1934),享年29岁,创作生涯仅其在世的最后4年。诗意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启发法国新浪潮的灯塔。以下简单介绍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作为导引。我们时代的电影人:让维果(1964)评分:B-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