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谈丧偶式育儿,单说结婚生子对我来说还属于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年轻妈妈和婴儿这种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夫妻双方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具体的分工等等,我暂且还没有什么发言权,毕竟难以感同身受,无法避免有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但除此之外,剧情涉及到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总是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生活情境很难说是类似里沙子的遭遇一样的情感暴力,更多的应该是来自“大家“正常人”“一般”“普通”这种听上去理所当然的事情吧,小时候是“大家看起来都学的很轻松”、“大家都能开心玩耍而且成绩也很好”,再大一点,是“别人都这个年纪结婚了”、“别的家庭也是这样过的”……很烦也很讨厌,不想让自己在意而过分不在意也意味着内心深处在做着比较。
现在反省想想,其实自己可能也或多或少当过挣扎在困境中的人的施暴者,跟他们说“不用去在意这种小事”“别勉强自己做觉得困难的事情”,没有恶意,但听来可能会更加绝望吧,那种只有自己在纠结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的孤独感。
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的,应该是法庭作证时,被告丈夫大学时的前女友说的一句话,“不把自己封闭起来,不逃避现实,去承认做不来的事情,让自己真正坚强起来,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告诉自己的。”
如何真正独立,真正成长为坚强的人,不是扮演好别人眼里的角色,而是构建起内心深处的真实的自己,能承认自己的弱小和胆怯,也能直面嘲笑和鄙视,大概是我们一生都需要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