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一案,曾被判入狱17年。因为保安悔改的遗书,此案迫于压力重审。但是,这一次,钟家比林凉水想得更加缜密,他们,也想打陪审团的感情牌。
第一步,当庭播放关于曾洁儿的假证据;钟家伪造了一份视频,在没有通知法庭和辩方律师的情况下当庭播放。在视频里,曾洁儿正在以死威胁钟京颐不要离开自己,她声称,如果钟要抛弃自己,她就把女儿杀死。后面的事情和林凉水遇到的一样,不同的是,林起身大力反对,法官要求停止播放。但效果也是一样的,陪审团先入为主地相信了这个证据。事后,撤销播放假证据的申请,谎称这是受到的匿名邮件,因为正义心切而失察,再运作自己警政两界的势力,钟家全身而退。
第二步,进行大量的引导性提问,不断暗示陪审团:就像金远山后面做的那样,“你太太收买证人的时候,你有没有参与/你有没有同意”,把前提蕴含在问题里,提供两个假选项,来掩盖真正需要回答的问题,这样无论钟回答什么,金都会说“你没同意/同意/没参与/参与,也就是说,你知情了!”;但不同的是,这次是钟家这么干,控方律师会逼问曾:
“你是不是和钟有过感情不合的时候”“钟想离开你,你是否同意?你是否怀有怨念?”“你与钟生子的目的是不是想绑住他?”“有人篡改保安遗书试图为你翻案,你是否参与?你是否同意?”
引导性提问之所以要被禁止,是因为没受过训练的普通人很容易上套。无论你回答的是什么,都会在陪审团心里形成对你不利的故事。无论曾回答的是什么,除非她快速点出前提错误,否则配合之前的录音,陪审团都会联想出小三借女儿上位未遂的故事。而这,还恰好卡中法官软肋。
第三步,证人登场,故事收尾:首先,是保安的儿子。他“老实巴交”地说,父亲生前把遗书给他看过,并没有忏悔做假证的那一段,自己不知道。他甚至不用点破有人篡改,陪审团自己会联想。然后,是钟京颐本人登场,声泪俱下,说自己确实与曾争吵过,没想到她真的会这么干。两年前没说,只是想保护她,并且因为没有实质证据所以不想控告谋杀。深情人设立马立住。至此,陪审团心里的故事已经相当完整。
最后一步,串通辩方律师:在现实里,比正义收买人心概率更大的是,用利益收买人心。辩方律师自知此时已经无力回天,便接受钟家收买。利用【未经警察收集】的【所谓现场证据】的两个水瓶 诓骗曾问认不认识,然后问钟是不是看到了曾曾经丢弃这两个水瓶,最后告知所谓的失血喝水死人的事实。辩方律师不需要把这三者串联在一起构陷自己的委托人,只需要点出这三件事,剩下的交给陪审团去联想就好。
于是,此案证据充分,故事完整,陪审团意见一致,以七票的绝对优势,判决被告曾洁儿谋杀罪名成立。
我并不是悲观,我只是想说一件事:毒舌律师不是制度的胜利,是反制度万里挑一的幸运。制度的漏洞越多,坏人和有权有势的人利用的几率越大,利用的手段越多,而不是好人和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