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磕绊绊地看完了。整部片子确实像一个不完整的交响曲,十八个乐章里有各自分离、但与主线有密切联系的主题,每个乐章内又像是一支支协奏曲,有一个中心的人物先“响起来”,再将焦点拉远到广泛的现实中。之所以说“不完整”,是感觉最后一个乐章像是文章结尾的“未完待续”:关于农村与城市的故事,最后落脚到未来尚未知的新一代年轻人身上。那么这一代人又会如何面对出走与回归的问题呢?“海水”究竟还会怎样变色呢?
因为没有字幕,所以开篇的前两三章仿佛在做汾阳话听力练习。有一些可以粗浅地理解,是带着真实乡土气息的、带着山西人独有的上扬尾音的历史与生活故事,是我们这一代人接触不到的农村生活,所以有时候苦难或许真是生活对艺术家灵感的馈赠。
余华真的太可爱了,很喜欢听他讲故事。之前读他的书,总觉得他是那种“活在黑白滤镜里的人”,是萧瑟冷风中静静抽支烟的阴郁的中年男人,没想到谈及初恋、读书与牙医的往事时,风趣又好玩,像个“老男孩”一样;讲述他自己的投稿历程时,瞬间让我想到了我们发论文投稿的辛酸过程哈哈哈哈。
梁鸿对于自己人生的选择,让我想到木心在书中提到的:艺术家有着先天的自觉。这个自觉似乎和自我管理没关系,是一种对自己需要什么、该怎么走的先天性的觉知。我很羡慕世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明白自己何时该“叛逆”并能坚定照做的。不过这也可以完美解释,为什么普通人是大多数????。
当梁鸿讲到母亲和姐姐时,我也忍不住和她一起哽咽。“母亲是每个人生命中的一道阴影”,是触及总会生出太多感情的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越来越能够感受到这点。虽然我没有姐姐,但“长姐如母”,我仍可以深刻地理解到这一女性形象的伟大。
在片尾一片静谧的深蓝里,余华说,小时候的海都是黄色的,某一天我想一直往前游,直到海水变蓝。我想,乡村与土地,或许也是一片黄色的海,粗糙又深沉地养育了许多代人。时代在往前走,推着一些人渐渐来到了黄与蓝的边界——而这边界也在渐渐模糊着——城市兴起了。涌入蓝色海水的人潮中,少部分人开始回望那片亲切的、模糊的黄,开始“逆流而下”,试图重新用文字和线条重新勾勒故土的样貌。这股“逆流”是强大的、必然的,也注定会有越来越年轻的血液注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