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虽然是黑白片,但精彩程度一点也不差。

甚至,撇开了颜色的干扰,反而可以让观众更加聚焦故事本身,组创对作品是相当有信心。

故事开始,女主早晨醒来,和老公说了声早安,就被老公一个耳光给扇到了床下,我去,这开场也太吸引眼球了吧。

...

看起来,女主平时挨打挨惯了,没有任何争吵,起床伺候着一大家子。

家里头一个大女儿,已经到了叛逆期,看老妈这么懦弱,内心务必藐视。

还有俩小子,成天的调皮捣蛋,吃个早餐也不得安身。

鉴于老公会无缘无故上演全武行,这顿早餐,吃得人心惊肉跳的。

好不容易挨过去了,一家人出门。

以为女主会可以喘口气了,一转眼,家里头还有个卧床的老公公要照顾。

这老公公,是“摸金校尉”出身,貌似早年还是赚了点钱的,但后来不是因为战争么,赔了。

老头仗着自己多少还挣了一套房,有点倚老卖老的架势,儿媳妇儿也没惯着他,夹枪带棒的怼了一阵,老头老实了。

...

为了表示“最后的倔强”,老头也是很“中肯”的给儿媳妇儿提了点意见。

但是,说实话, 女主在整个故事里头,话并不多。

所以,大概率,是因为“话不投机半句多”。

...

作为一个“家庭主妇”,没有经济来源,所以受点老公的窝囊气,这貌似也“很常规”。

但,故事才不会讲这么个普普通通的故事。

女主忙完了这一切,还得出去打工。

第一个打工对象,是到有钱人家去帮忙护理,女主这护士的技能,不知道是不是也因为曾经经历过战争。

到了雇主家,看着雇主一家安逸的享受早餐,再对比一下自己家里头的鸡飞狗跳,完全是一天都过不下去的节奏。

更为关键的,看看,人家有钱人,在餐桌上谈的都是什么,而自己家的俩小子,长期跟着老爸和爷爷,国骂可是时时刻刻挂在嘴边。

什么是层次?

这就是层次。

...

做完了第一份工,女主马不停蹄的到了下一家,这些手工活,估计是女主晚上带回家做的,做好了到饰品店拿下一批,顺便结一下上一期的做工。

...

这还没完,女主的第四份工作,是到宾馆洗衣服。

偌大的洗衣篮,不许坐电梯,需要自己搬上楼顶,好在,当年宾馆的楼层应该不太高,换到现在的摩天大楼,直接歇歇了。

为什么不让坐电梯呢,是因为感觉佣人和顾客同乘电梯,会影响客户体验。

一帮洗衣娘,只能在楼顶发发牢骚,该爬楼梯还得爬。

但是,还有明天。

此时,故事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主题——投票。

但,整个故事也就是在这里“虚晃一枪”,接下来的事儿,完全和“投票”无关,一直到最后。

...

女主在故事里头有一个闺蜜,是个卖菜的。

老公平时也帮忙,但基本都是在帮倒忙。

不过,看着这对夫妻无时无刻“开车”的架势,看起来生活很美好,女主反观一下自己的那位,估计也是五味杂陈。

...

总算回家了。

左邻右舍的,总是有那么几个“像村头寡妇”一样的长舌。

说起来,女主唯一感到安慰的,大概就是女儿找了个男朋友,对方家里条件还不错。

奸商就奸商吧,有钱总比穷困潦倒强。

...

到了楼道口,女主收到一封信。

惯性思维,女主以为是寄给老公的,但楼道大妈表示,这封信,是寄给女主的。

这封信,到底是什么内容?

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因为,自打女主看了这封信后,就藏得好好的,而且,心思开始“动”了。

...

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筹备女儿的“家长会”了。

女主忙里偷闲,和闺蜜试了试老外的香烟,然后向闺蜜透露了一个秘密。

说自己每天这么忙忙碌碌,也是偷偷攒了一些钱。

这话,让闺蜜相当困惑,怎么,自己打工挣的钱,还要偷偷摸摸藏起来?

哎,莫名其妙想起了当年于荣光在《给爸爸的信》里头说的“那都是我的钱”。

...

这顿饭,吃得惊心动魄。

双方家长,就差剑拔弩张了。

偏偏到了关键时刻,摸金校尉竟然醒了。

卧床多年的摸金校尉,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孙女的喜讯,忽然站起来了,上来就一阵强怼。

气氛紧张得不能再紧张了,女主忙中出错,打翻了面包盘。

接下来,可想而知。

女主知道一顿打是逃不了了,赶紧先安排“亲家”带着孩子去喝咖啡,自己留下来,乖乖接受命运。

...

女主,经历过这一切后,已经开始筹备“大计划”了。

黑人小哥已经明确表示,可以帮忙。

...

女主,就准备“明天行动”。

但,唯一放心不下的,大概只有女儿了。

此时的女儿,还混不吝的和富二代谈着恋爱。

在她的意识里,家,已经成了一个火坑,只要能跳出这个火坑,没什么比这个更可怕的了。

但是,女主冷眼旁观,早就看出了,女儿无非是从一个火坑跳入另一个火坑。

可惜的是,女儿此时已经恋爱脑,完全听不进去。

...

女主,决定了一家做弥撒之后,就立马“走人”。

一切准备就绪,但早晨还是出了岔子,摸金校尉嘎了。

嘎得真不是时候,女主对着老公公的遗体抱怨了一句,然后一家人按照计划做弥撒去也。

这段镜头的处理,导演给出了足够的紧张感。

当“热心邻居”在一路狂奔时,小编甚至没有时间体会这一路的“标语”背后的含义,只是希望,女主这次能够漂漂亮亮的打个时间差。

...

一顿忙乱的丧事委员会现场过后。

第二天,女主终于找到机会,糊弄过了老公,绝尘而去。

但是,不小心,女主丢失了当初的那封信。

老公看到了这封信,气得当场追了出去。

故事的结局很有意思,墙裂建议亲自品尝,不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