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国荣诞辰67周年看的重映。豆瓣评分只有7.1。低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张国荣出场的镜头有点低,主要剧情是梅婷和美国演员的感情线。第二个是在这个反主x律的年代,很多观众认为电影的主题可能太过有时代烙印。但我却觉得这部电影重点不在“红色”,反而是被“红色”束缚的“恋人”。
1.五个符号
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的符号化。所有人被符号成为那个时代的一类人,被席卷在时代的浪潮中,不能自拔。
(1)靳
靳是g命导师的象征。他是秋秋的领路人,秋秋对于他的爱情更多的是对于前辈的崇拜。
他像那个时代所有的导师一样为了g命事业奔走呼号,号召民族觉醒联合救国。台下无数的追随者云集响应,仰望着导师的光辉。秋秋是其中的一员。当看守的士兵问秋秋和靳什么关系时,秋秋说靳是她的老师。这是两人的关系,相比于恋人,靳其实是她走上这条道路的老师。
在火车车厢里,秋秋见到了她崇拜的靳。此时靳正在发病,这是战争对他造成的创伤,他的身体早已经千疮百孔。低调的打光中,周围摆放的枪暗示着g命是他活下去的动力。他发病的症状有两个,一个是痛苦,这是战争带给他的伤害。另一个是狂暴,这是战争带给他另一个层面的伤害,仇恨演化成无处宣泄的暴力。秋秋只能给他念那本俄罗斯文学,其实对应的就是俄罗斯的思想,只有这种思想能支撑着他残破的身体继续前进。
靳和罗伯特第一次相遇是在一间大屋子里。房子的封闭结构以及窗子外的铁丝网都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牢笼,所有的人都被困在其中,不得自由。靳在地图上,他的梦想就是打败侵略者收复失地。当他和罗伯特讲述g命理想,阳光从身后照进,那是一种理想的光芒。但剩下的时间就是明暗参半,理想的光明以及时代的痛苦混杂在了一起。
后来秋秋带着靳去罗伯特那里接受治疗。罗伯特发现他的脑袋里有一颗弹片,这是他狂暴的原因。这是战争造成的精神伤害的实体化,同时也是他努力g命的原因。当罗伯特想要给他手术,当他说出要有尊严的活着,视死如归的时候,红色的X光暗示着g命的理想让他继续战斗。他不能取出弹片,那同时也是他g命的理由。
(2).秋秋
秋秋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g命进步青年。他们追随着g命导师的步伐,参与到g命的队伍中,最终为整个民族的解放做出贡献。而她对于靳的感情,更多的是对于导师的倾慕。
秋秋是特务皓明的女儿。而皓明曾经是一名d员,一名和靳一样的战士。但是他因为对死亡的恐惧,叛变了g命,将子弹射向了自己的同志。监狱的玻璃代表着父女之间的隔阂,自此以后父女就变成了敌人。无论皓明怎么寻找,秋秋都始终逃避。她参与g命的目的就是弑父,这也成了她的宿命,也是那个时代很多青年与叛变的上一代决裂的宿命。运走的囚车的栅栏是那个时代对于她的禁锢。
(3)罗伯特
罗伯特是那个时代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的象征。与当时中国的集体主义不同,他代表了个人自由,他对于秋秋的爱情更多是纯粹的个人情感。他高大英俊,充满雄性魅力,因为他是一个脱离了战争的港湾。只要选择和他一起,就可以远走高飞,远离这个国家的争端。
就如同克拉克的绣花鞋,中国女人对于外国男人有着致命的诱惑,这代表着殖民者对于中国的欲望。但最后克拉克的父亲杀死了那个美丽的中国女人,这是殖民者对于中国的暴力。因为无法将中国美好的一切带走,所以选择毁灭。
后来一个外国男人醉酒后想要强暴中国女人,被女人反抗,罗伯特和他扭打在一起,被代表最高权力的克拉克阻止。这是当时中国殖民地的命运,被外国掠夺,然后奋起反抗,最后被暴力镇压。但罗伯特却是真心爱着中国,爱着秋秋,所以才会为那个女人出头。医生的身份也代表了一种人道主义,所以他选择治疗靳,帮助中国g命。
(4)皓明
皓明代表的是叛变的上一代。当他把子弹射进被枷锁缠身的同志身体时,他就变成了g命的敌人。但他同时也是一名父亲,他搜索秋秋和靳,既是要抓捕g命人士,同时也是要寻找自己的女儿。那个给女儿的唯一信物项链,其实也暗示着秋秋是他的掌上明珠。而最终他也终会被秋秋杀死,完成g命一代对背叛的上一代的审判,最终取得g命的胜利。
(5)明珠
秋秋和靳的女儿,代表着g命的结晶,也代表着g命的继承者。同时她的名字也对应着上海是东方明珠,必将再次璀璨。当靳用自己交换出秋秋母女,g命的遗志就已经传递给了她。她的房间里充满了各种东西方的玩具,最后一个是一辆红色的车,暗示她必将让红色的信仰继续前行。所以当抗战胜利之后,她注定走上那条铺满红色的道路,继续建设这个崭新的中国。
2.三场大雨
大雨代表着宿命,是那个时代身处于漩涡中人的无能为力以及无可奈何。
(1)秋秋与罗伯特
秋秋去找罗伯特为靳治疗。秋秋的外套和旗袍都是代表欲望的红色,暗示着她的诱惑以及罗伯特的欲望,从此罗伯特便爱上了她。大雨也形成了与外界的隔离,低调的打光烘托暧昧气氛,此时两人独立于时代之外。但当治疗结束,门框形成的封闭构图中,两个人最终分开。这也预示着两人的宿命,他们的爱情没有结果,也为秋秋难产而死埋下了伏笔。
(2)秋秋和皓明
秋秋和靳挟持了克拉克,与拿罗伯特作为人质的皓明在雨中对质。瓢泼大雨暗示着这对父女的宿命,也是g命一代和叛变的上一代的宿命。终究无法破镜重圆,终究是你死我活。而最终必然是青年胜利,上一代被审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里的秋秋明显因为罗伯特动摇,可以看出她其实对于罗伯特是有爱情的。
(3)靳和秋秋
最终靳选择了用自己交换秋秋和两人的孩子。这是又一场宿命,g命导师最终会牺牲自己,将g命信念向青年一代传递,更是向下一代传递。最终这份信念最终会赶走侵略者,取得g命的胜利。
3.两段感情
主角高度符号化的同时,仍然是活生生的人。这种矛盾体现着那个时代的人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个人情感被g命理想压抑,最终被碾成粉末,
(1)靳和秋秋
秋秋对靳的爱情开始于她偷上火车,之后和靳假扮夫妻。靳比秋秋大了十岁,基本相当于她的上一代人。所以秋秋对于靳的爱情明显的有恋父色彩,他可以弥补心中的父亲的缺位。一个背叛的父亲在儿时死去了,一个g命的父亲在现在重生了。
另一方面,靳又是她的老师,她的引路人。对于秋秋开始,靳就是g命思想的传授者,或者就是g命思想本身。所以她一直疯狂迷恋着的不是爱情,而是那种对于g命思想的崇拜。当她穿上欲望的红旗袍,为靳取暖时,她拥抱着的不过是追求的那种思想。
靳的妻子其实并不存在,或者说和靳对于秋秋的关系一样,只是他的思想传授者,或者思想本身。那种思想就是俄罗斯文学,就是俄罗斯的g命思想。当他被战争的子弹所折磨,只有这种思想能够让他坚持,只有幻想中的妻子能够让他安定下来。围脖是这种思想的具象,所以他一直带着,并且幻想那是条红色的围脖。他在幻想中将围脖传递给秋秋,差点让她窒息。那是信仰的代价,那个时代的信仰让人类的个人情感无法呼吸,最终枯萎死亡。
而在怀孕的秋秋被关押在监狱之后,他终于烧毁了一切,与过去诀别。他终于摆脱了g命和信仰的重担,开始为自己的情感而活。所以在宿命的大雨中,除了是g命信念的传递,更是一个丈夫勇敢的献出生命,去拯救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当胜利之后,代表信仰的红色覆盖一切,建造出一个美好的新世界。秋秋和靳在人群中舞蹈,那其实才是他们的真正梦想,在爱情中自由舞蹈。只是那个时代逼迫着人们将所有感情都投入到理想中去,最终造成了无数情感的悲剧。
女儿在他的骨灰盒中发现了那颗子弹。死亡终于将他治愈,不再被战争的伤害折磨。
(2)秋秋和罗伯特
罗伯特对于秋秋的爱除了外国人对于中国人的欲望,更多的是个人对于她的爱情。两人的每一次相遇,都反应着这份爱情的变化。
第一次的相遇,秋秋的红旗袍暗示了罗伯特的欲望,但大雨中分离也暗示两人的宿命。第二次因为罗伯特无法忍受秋秋的欺骗而争吵,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追逐。第三次在罗伯特房间两人马上就要擦枪走火,但在秋秋的故事后,还是无事发生。这次秋秋穿的是棕色旗袍。第四次,罗伯特拉着她的手不想分开,但秋秋还是选择靳,选择了离开。第五次,秋秋生产,罗伯特不离不弃。但最终还是没能战胜宿命,天人两隔。但罗伯特还是痴心不改,选择扶养秋秋和靳的孩子。
两人的每一次相遇,都是爱与欲望的交织。每一次都是在最后时刻,秋秋想起了心中的靳,最终发于情止于礼。而这不是因为对于靳的爱情,更多的是因为靳代表的g命理想。国仇家恨面前所有的个人情爱都成了罪恶,浩瀚的信仰将一切感情淹没,这是那个时代酿造的悲剧。最终她在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可以与罗伯特双宿双飞时,同样因为宿命离开了这个世界。
4.一种颜色
影片的名字是红色恋人。红色更是影片中最重要的颜色,代表着影片中的重要元素。
首先红色是欲望:影片从穿红色旗袍的舞女开始,暗示着夜上海的欲望横流,也暗示着中国当时的国际形象。罗伯特在失去秋秋消息是玩的红酒游戏,暗示着罗伯特为爱情堕落沉醉于欲望。当秋秋作为罗伯特或者靳的欲望投射时,她必然会穿着红色旗袍出场。红色代表爱情:教会医院和罗伯特工作酒馆的红色玫瑰,暗示着罗伯特对于秋秋的爱情。红色代表传统的喜庆:圣诞节礼堂的红色彩带反衬着罗伯特与秋秋分离的悲伤。
红色代表着g命信仰:那条出现在靳幻想中的红色围脖,代表着他一直奋斗的g命理想。当靳拒绝罗伯特治疗时红色的X光彰显着他为了革命勇于牺牲的精神。最终抗战胜利,满天飘舞的红色构建了一个由信仰铸造的美丽新世界。秋秋和靳为之奋斗的信仰终于取得了胜利。但所有的颜色都归于统一,欲望、爱情、喜庆全部杂糅在信仰之中,于是个人的颜色被时代的颜色覆盖,最终失去了自己生命的颜色。
最终镜头抬高,出现了摄影组,暗示着影片是一部纪录片,改编自明珠的作品。镜头暗示着一切的真实,而出现的城市似乎又在说明一切的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