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曾取悦于我,所以我创造生活。”
——可可·香奈儿
第一幕 孤独:导演安妮·芳婷用黑白阴翳美学勾勒她的前半生。煤油灯下缝补的指尖,酒馆烟雾中飘荡的歌声,情人庄园里被当作玩物的珍珠项链。奥黛丽·塔图的眼神始终带着修道院石墙的冷硬,即便在爱情最浓烈的时刻,瞳孔深处仍闪烁着裁缝剪刀的寒光。这种孤独不是缺憾,而是她与世界疏离而保持思考的方式。

第二幕 革命:当整个巴黎还沉溺在蕾丝与鲸骨束胸的迷梦中,香奈儿已从水手服里拆解出条纹衫,从马术服中偷来斜纹软呢,甚至将情人的衬衫改造成第一件女士西装。电影中那场著名的裁缝铺对峙戏,她像手持长矛的唐吉诃德,对着满屋浮夸的荷叶边宣战:“你们究竟想取悦男人,还是取悦自己?”

第三幕 爱欲:虽然不喜欢大段描写辗转在两个男人间的段落,但可能也说明任何一个成功的女人都得放下对所谓“爱”的执念,看清感情的飘浮虚幻,才能活出真正独立的自我。很喜欢电影的一句话:“本来想给你个玩具,没想到你用它获得了自由”。是的,丝绸般柔软的情爱终将会绞杀你的自由,接受适应是一种选择,果断离开也是一种选择,当男人说“我的家族接受外姓人”,她冷笑:“我的姓氏将来会比你的更耀眼。”

第四幕 尾声:最喜欢的镜头是coco坐在镜梯顶端,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一个一个走出来,镜面折射出无数个支离的她,如同一个隐喻:把一生当作布料一样理性剪裁,又包裹最炽热的情感。她既是旁观者,也是造物者。所有的经历都成了自己作品的丝线经纬,人生不过如此,世界不过是盘中牡蛎。
或许真正的先锋从不是颠覆,而是教会女人如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石缝中长出的山茶花,将永远不会凋零。

关于翻译:首先说一下中文译名《时尚先锋香奈儿》。时尚先锋确实不假,但是一股浓浓的商业地摊味。个人觉得最好翻译成《成为香奈儿之前》法语里的avant是“在...之前”的意思,既表示Coco Chanel名字的顺序,也表示她成功前那段卑微无名的岁月,一语双关。
Chanel是流行,是趋势,是品牌,是她成功后的一切,而Coco是心酸,是忍耐,是割舍,是他成功前的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