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电影的角度来讲,这部短片制作不精良,画面不精美,剧情不精心,这时候有人估计要说拍的是平权,但我在这部短片里压根就没有看到真正的平权主义和理性的态度,在短片中你甚至看不见一个真正的"人"

别说人物了,正常人都没有,唯一正常的可能就是只有一两句台词开局女主的女同学了吧。所有的出场人物只为了能够对照导演的标签式态度,他们的所有动作,表演都只为了导演简单粗暴立场式的所谓的他认为的讽刺,小摊贩老板为了表现他的好色根本不需要理会生意,一个招待酒宴的土老板出场只为了把喜欢红歌,好色,包办婚姻,迷信的各种雷电踩一下就完事了,他们是真正的人吗?这是正常的生活中会发生的事吗?他们只需要是几个关键词就好了

对于这个导演来说,那不仅是这部可能是所谓的"女权"电影中的男性形象如此。其实这部看似打着平权旗号的影片中的女性和lgbtq也一样是用非常标签化的手法塑造的,在这个影片里没有受过教育的中国女性就难免沦为似是而非的性工作者了,而一个lgbtq脑子里面也只有杀死异性恋与男人发生一点不一样的关系,而女主这个女角色能看出导演简直想把她塑造成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但受限于导演贫瘠的功底,这个主角理所当然的变成了一个没有态度,没有任何行动的木偶。这个角色充分表现了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就这样还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让我们观众借由她的道德制高点视角来审视这些男性

导演在创作这部短片的时候似乎是要事先写下一堆他足以取悦戛纳评委的标签,再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变成桥段,再混合成一部短片,遗憾的是这招似乎让戛纳评委们颇为受用,导演想要讽刺一下我们的party和伟人,就出现一间名为人民公社的饭店和嘴里唱着红歌的名媛,想要嘲弄一下中国男性们,就开始拿出表来对男性人物计时

除开这些非常低级的故事桥段,影片在画面上也是毫无美感可言,在女主走在街头的戏时,我真的恍惚的以为这是哪个刚学影视的小朋友拍的作业;再说后面那段莫名其妙的舞蹈,且不说它之于剧情设计的割裂,整体美感还不如一般的MV,很难想象这是能够斩获戛纳金棕榈短片影片的视听语言水平

当然我看了一下其他人的短评和影评,尽管这部"荣获"戛纳电影节,西南以南电影节最佳短片的《天下乌鸦》仅有学生作品集的视听语言表现 搭配上极其低幼同时包含恶意的意识形态谄媚,缺并不妨碍在豆瓣上依旧有无数人为他捧臭脚,真是不管在哪里都有"唯奖项论",只要你拿了国外的奖,不管怎么说,那就是好,这里再点名一下诺贝尔文学奖

那些说中国缺敢说话的导演的,建议去看看姜文,贾樟柯,娄烨,张艺谋,人家也是在说真话,也是在揭露现实,但人家怎么没拍出来这么恶心的作品来呢?

电影作为艺术形态的一种,揭露社会问题是非常应该也无可厚非的,中国不缺这样的导演,也不缺这类优秀的作品,但我认为这部片子绝不是出自艺术家对于社会责任的自觉去创作的,在我们自己国家的网络上尽管有很多正常人和我一样在看完这部所谓的高规格国际电影节获奖作品后表达了对它质量的质疑,但仍有不少网友似乎觉得这部作品真是某种敢于发声 独立表达,我不清楚这种言论是出于单纯的"唯奖项论"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但我始终认为如果你标榜独立,那你就不应该谄媚和接受谄媚,同时真正的平权运动从来都是以打破刻板印象为第一位的,旧社会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后来的"女子能顶半边天"完全击溃了这种刻板印象,这才是真正的平权,这才是真正的进步。请问在这部作品中出现了这么多直白露骨的标签化塑造,到底是所谓的独立新锐还是完全相反的泼粪呢?如果单从简介和获奖情况来看,它真是一部非常重磅的作品,然而它实际的艺术水平恐怕我看只有不好好写作业的学生的作业水平,当然,不好好写作业的学生应该也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屁股歪的问题,以这种水平斩获了所谓的"国际大奖",我们也只能对这些"大奖"的评委们说一声"啊呸,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