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别来无恙》作为前几年爆款作品“他乡”的第二部,讲述了四个飘散在天南地北的“发小”,因为各自的原因在成都重聚,在故乡成长奋斗,相互温暖的故事。
如果说在他乡,对家人,对朋友说得最多的是“挺好的”。对归乡人来说,那种复杂的心情好像没有比“别来无恙”更贴切的词语。他乡,是拼命留下,却陌生孤独的地方、故乡,是拼命离开,却熟悉温暖的地方。
故事有四个女孩,白骨精张沛回乡是奋斗,网红苟丹丹是回乡疗伤,应届生董家希是回乡照顾病重母亲,上岸街道公务员吴芸是扎根。“天府四大金刚”有不同的妖怪要打,不同的劫要渡。
故乡比他乡的情感更复杂,毕竟在陌生的地方可以装腔,在满是亲朋好友的地方,只剩破防。这也意味着这部作品的情绪会更个人,创作难度更大。就目前的内容而言,我个人认为还是超过我预期的。
生活流的作品,其创作的不易在于如何在弱主线,弱情节的基础上做出强情绪,强共情。生活不是戏剧,没那么多宫斗抓马,但生活处处是情感的流动。剧情中很多情感的流动,都很戳我。张沛独自回家后的破防和父母的宠爱,让我想到自己情感不顺的时候,不懂情感表达的妈妈也会突然变成“付费夸夸员”,肯定我的美好。苟丹丹妈妈的那个母子连心,我本人也有类似的经历。家人,爱人之间就是有这样的奇妙连接。爱,真的有穿越时空的魔法吧。
豆瓣上“逃离一线城市”小组的火热,他乡和家乡都是一种选择,我们所做的选择都应该让自己幸福。这些年,我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改变。黄金万两,有时候真的不如张沛门口的六块钱的锅盔,吴芸那两根坐过飞机的苞谷。
不过回乡,也没有那么美好。别来无恙这个词就是熟悉中带着疏离,这种生疏也是回乡最大的阻碍。比如苟丹丹回乡后和热情的妈妈相处极度不适应,还有张罗相亲,帮倒忙地支持工作。这种尴尬和不适应,几乎是所有返乡人能GET的点,细想自己的经历现在都头皮发麻。父母会无私地爱孩子,他们的世界里孩子几乎是全部。但孩子很难无私的爱父母,我们的世界里有太多的东西。
另一条比较共情的线是董家希的故事。除了类似的理想与现实的选择,还有如何成为一个大人。我们长大了,爸妈却老了。我们长大了,内心却没有真正的成长。大人,年龄到了就是大人。大人,是遇到事了,得自己抗。抗住了,抗多了,就变大人了。董家希的妈妈生病,董家希要变成一个大人,甚至可以说变成妈妈的身份,去照顾更像孩子,需要被呵护的妈妈。我自己也经历过,就像董家希和妈妈。只有我们俩了,我们俩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轮。有一个轮坏了,一个轮就得努力往前,带着另一个。
尽管我不是张沛,不是苟丹丹,不是吴芸,不是董家希。但我又能在她们的经历中看到自己的经历。不管是尴尬的瞬间、欢喜的瞬间、破防的瞬间,还是温暖的瞬间。在这个作品里,我能看到我的生活,关于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如此平凡的我们的故事。我不是爽文里的大女主,不是韩剧里的灰姑娘,我们普通人只是一个个应对生活的小人物。但把生活过好,把日子过好,有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也算是活成了一个热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