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四在片场被手电筒照过之后,视力出现问题。在滑头在国校被堵后,没有看清在教室里一闪而过的是小明,滑头怕哈尼回来报复,于是找到小翠,让她承认那天在国校和滑头在一起的是自己。(因为堵滑头的是217成员,后来217老大山东以此威胁滑头,并答应替滑头撑腰,使217从中山堂演唱会中分得利益。小公园帮内部走向分裂,滑头也成为小公园里最有实力的一方。)
因为小四说滑头那天和女生在一起,且小四不给滑头抄题,所以滑头找起了小四的麻烦。
2.
第二个镜头中母亲、小妹、老二、父亲依次出场,摄影机放置的位置看起来是一个主观视角,下一个镜头中我们发现是一个衣柜,由于衣柜下面被蚊帐挡住,看不出里面有什么,会让我们以为这个镜头是一个客观的视角。当小四从里面出来时,我们才确定之前是小四的主观视角。在之后的镜头中,小四的衣柜中都没有蚊帐,可以确定利用蚊帐进行主客视角的转换是杨德昌导演的有意安排。通过睡在衣柜里的两兄弟和屋内环境我们可以看出小四家大概是个不是特别有钱的中产家庭。杨德昌导演仅仅用了4个镜头就像我们展示了小四家的7个成员和家庭经济状况。
镜头④、⑤可以看出说话总是夹杂着英文单词的小猫王和早上洗澡的大姐受到的美国文化的影响。家里的日式房屋则表现出台湾被日本统治的殖民历史。
3.
汪狗上一个镜头中还在开着玩笑说反攻大陆,下个镜头就在暗地里告诉小四的父亲,回到大陆已是不大可能。当时来到台湾的外省人中,很多人依然相信能够回去,他们在台湾一直不买房子,攥着积攒下来钱希望能够带回大陆。汪狗帮小四父亲升官,并告诉他做事要稍微有弹性,暗示自己以后需要他非正规的手段照顾一下自己。当时台湾长官公署任人为亲、政策实行往往采取强制手段,来台政府官员中也存在大量腐败现象。而且不把台湾人任为要职,这是当时本省人与外省人产生积怨的原因之一。
4.
小明在和小虎打篮球时摔伤了腿,在医务室时正好遇到了视力出现问题的小四,两人因此认识。在小四送小明回教室的时候,遇到教官,两人呆在拐角等着。两对不相干的对话同时进行,小明说出“那也不能一直待在这里啊”这句话,此时两人的处境正是当时来到台湾的外省人状况的隐喻。
5.
之后小四带小明去了自己常去的片场,小明带小四去了自己之前住的眷村附近的靶场。(眷村指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为了安排被迫自中国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的国民党军及其眷属所兴建的房舍。)从小明之前住的位置偏僻,可以侧面猜出小明家的经济状况应该不太好。(小明的妈妈因哮喘病发作并被雇主赶走后,我们发现小明家的经济状况何止是不好,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投奔他们的眷村亲戚。她们的亲戚家穷得更是人禽共处一室。)
6.在靶场,小四打了217的人之后,小明莫名其妙的生了气。小明的捉摸不定是小四喜欢上小明的原因之一。小四跟着小明,看着小明进入小公园附近的雇主家里。
此时下一个镜头中的小公园演唱会的歌声已经淡入。歌曲《why》中的歌词:“I'll never let you go Why? Because I love you”暗示此时小四已经喜欢上了小明。
7.当小马来到他们班,小猫向小四讲小马之前砍过人的事时被老师发现。中文老师觉得英语既单调又麻烦,以“山”(mountain)举例,小猫被叫起来后,以“我”(I)举例。
小猫被叫上讲台后,杨德昌导演并没有急于将镜头转向黑板,而是移动焦点,使我们看到教室后排小虎和旁边被小虎打伤脸的滑头。人的空间观念与权力阶层有关,主导权力越强,所占有的空间范围也就越多。(由于小虎和小明的暧昧,之前滑头来到篮球场以哈尼的名义向小虎警告,不料却被小虎和他打篮球的朋友打了一顿。当217替滑头撑腰后,217便来学校寻找小虎替滑头复仇)从小虎和滑头所占空间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此时两人的势力大小。
8.面对中文老师对小猫的刁难,小马通过吹汽水的声音表达不满,小四回头看小马时正好被老师发现。没有说出是小马吹的的小四被罚站了一节课,正因为如此,后来217的人错把在靶场看到的小四当成小虎时,小马出面帮助小四摆平,两人也因此成为朋友。
9.放学时,小马比小四先走,为什么骑着车的小马却出现在后走的推着车走的小四后面?导演安排小马从小明和小四之间走过,来暗示后来三人间的关系,为此导演还特意将镜头摇向小马。
10.
小明喜欢小四的一个原因是他和哈尼身上有一些共同点,小四崇拜哈尼也有这个原因,他们两人都相信这个世界是可以改变的。
11. 大姐参加完舞会回来后站在门口,小四进门后正好挡在老二前面,大姐以为手表是小四拿走的,便叫小四出去。小四出画,镜头中便只剩老二,导演通过人物的调度就已经告诉观众手表是老二拿走的。
12.小明的母亲夜里犯了气喘,送到医院却没钱治病,第二天试镜时真情流露,片场导演以为是真的。后面小四怒骂导演真的假的都分不清楚,还拍什么电影啊。台湾新电影运动导演喜欢实景拍摄,导演同样借此表达片场中拍不出真东西的观点。杨德昌多次通过《牯岭街》里的片场戏来讥刺片场制度。
13.小明和小四在小公园冰店面对面坐着时,放的歌是《Mr.Blue》。而这首歌更像是形容之后出场的哈尼的。哈尼出现时的姿态更像是一个忧郁先生。
14.导演仅仅通过人物的前后走位和摄影机的推拉就完成了一个4分钟的长镜头。此时滑头虽然有两幺拐撑腰,但他们一伙看到哈尼还是下意识的避开。滑头和哈尼都穿着皮鞋,但哈尼的声音更响、更有力量。
滑头那方走后,通过右边小公园的乐手鼓槌的的敲击来制造一种不安的氛围。在《牯岭街》中几乎所有的声音都有迹可循。
15.哈尼和万华市场的本省人一样喜欢把外套搭在肩膀上
16. 五六十年代台湾虽然处于“白色恐怖”的高峰期,但国民党当局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台湾经济快速增长,1962年至1972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8%。
17.
中山堂演唱会上,滑头刚准备就坐,此时《三民主义歌》正好响起,而滑头只好重新乖乖站好。中山堂场内场外所有的人都静止站好,唯有哈尼从黑暗处缓缓走来,仿佛所有人都是哈尼的配角。
18.分别在场内场外的二条、哈尼两兄弟没想到不久将会阴阳两隔,而二条唱的《Never be anyone slse but you》无意间竟成了弟弟对哥哥的深情告白,死亡与摇滚同时发生在他们身上。
19.值得注意的是,山东被叫出去后,导演单独给了神经一个镜头。上一个镜头是本来是跟着出去的山东,为什么突然切回了神经?导演明明可以一个镜头展示被叫出去的山东和神经的反应,为什么要用两个镜头?还专门给了一个近景?
之前小明回到眷村,在洗衣房两人之间的话和奇怪举动说明彼此非常熟悉,随后神经更是向小明询问哈尼的消息。结合山东被哈尼叫出去时,神经听到或是感觉到了是有关哈尼的事。神经很有可能喜欢或者是喜欢过哈尼,神经和小明可能之前是一对情敌。哈尼死后,也是神经告诉的小明。
20.当神经告诉小明哈尼的死讯,小明第一时间没什么反应,神经还奇怪地从窗口看了一下,小明继续缝鞋。之后,小明悲痛地瘫在床上,满头大汗可以看出哈尼的趋势对小明的打击。从小明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住在家里的鸡)可以看出这还是在眷村的亲戚家。(看到一些过度解读真的无语,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有着如此强大的想象力)
21.小四和哈尼的另一个共同点,而且他们身上都带着一些偏执。
22.
从哈尼死前哈尼的山东要进行和谈。这两个镜头背景里的环境和声音是有些差别,第二张图里的对话更像是交谈之后才会谈到的,杨德昌应该是省略掉了谈话的过程。我觉得哈尼当着小弟的面扇山东和山东决斗杀死哈尼这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山东之前之所以要和小公园和解,就是因为山东希望从演唱会中分一杯羹,而这次中山堂演唱会的爆满更是让山东看到了之后可能会获得的巨大利益。从之前的哈尼对老二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哈尼是一个对金钱嗤之以鼻的人。哈尼和之前两幺拐的老大红毛通过决斗的方式解决问题,但现在时代已经变了。新一代的两幺拐老大山东通过谈话得出哈尼的存在,会阻碍他得利益。当卡车从哈尼身旁驶过时,山东瞅准时机将哈尼推了过去。
23.小四、小猫被小虎他们打后,小猫拿着那把怀剑将它捅向了女模型。导演暗示这把剑之后将会捅到一个女人身上。
24.再次暗示
25.小猫、小明和小马他们的父亲都不在场,而小四父亲的形象也渐渐崩塌。没有父亲、不停更换对象的小明更像是台湾历史的写照。
26.电影院里的西部片、小公园唱的摇滚乐、还有各种美国明星的海报照片都展示出美国文化对台湾的强势入侵。
27.一个前推的主视角镜头,说话的人好像走到了小四父亲的身后,等父亲回头看时,却没有看到人,此时在白色恐怖之下的父亲就已经出现了幻觉。
28.父亲回到家中,母亲觉得父亲失去自己原本的工作跟上次被整和汪狗有关,父亲的愤怒时家乡话脱口而出,父亲可能不是不相信,更多的是不愿意相信自己的朋友会做对不起自己的事。导演通过蚊帐制造出一种隔阂感,床的抖动也会带动蚊帐的抖动。构图上看不到父亲手上是否拿着东西,当父亲生气时,通过挥动手中扇子和被扇子吹动的、蚊帐来加大视觉上的震动效果。
之后,母亲出门哭了两次,原因却不相同,第一次哭是因为受了委屈,第二次因为家庭现在的状况。
29.:哈尼没能再回到台南,小四也没能在日间部开学的时候走进学校的大门。
30.因为死里逃生和他父亲的丢官,当初桀骜不驯的滑头现在别人拖地时都规规矩矩地把脚抬起来。滑头的极大变化,让小四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这使得他非常坚持地想要改变小明。
滑头让小四别把以前的事放在心上,但对小四来说,一件事不会轻易过去,于是他狠狠扇了滑头一巴掌,而现在被扇滑头也只是说算了算了。
31. 对小四来说一件事不会轻易过去,但对小明来说一件事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当小虎因失恋而萎靡不振时,小四觉得小明应该去看看小虎,小明却误以为小四是怕被报复。当小四在牯岭街再次遇到小明时,小明的表现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32.小四拿手表当了钱去和小翠约会,被骂了一顿回来后回家发现替自己忍受毒打的二哥。在家里不爱说话的二姐最了解小四,也是得知小四杀人后哭得最伤心的,于是就安慰了好久小四。第二天早上小四就去小马家了。为啥是早上呢?好家伙,二姐晚上小四聊了半天也没啥效果,小四觉得现在这个原因就是小马造成的,于是憋了一晚上气,一大早就来找小马了。
33.为什么小马没有去取单车?
从小马的姿态和背景中的狗叫声,可以看出小马更多的是虚张声势,另一方面小四是小马唯一的朋友。
34. 小四的近视是对一个看不清世界的少年的隐喻,而手电筒是在黑暗中努力探索世界的光。
35.
当命运的交叉路口又一次出现在牯岭街旧书摊前,小明再一次叫住了小四儿,只是这一次小马的单车孤零零地停在学校门口,而之前小四腰上别着手电筒也换了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