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中目前出现了三段关于葬礼的情节,三次葬礼正是顾少爷之死的序曲、正文与终章,某种意义上,这也是顾易中通往死亡之路,在肉体与精神两重层面的不同表现。
第一次的葬礼是顾易中被押送至望树墩路上,在苏州街头,即将被处以枪决的车队与送葬队伍相遇停留。此时的顾易中,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着宁死不折的少年心气。死亡究竟是什么,顾易中对此仍有一丝朦胧与迷茫。在漫天飘扬的纸钱下,顾易中与爱人目含热泪,遥遥相望,决意赴死。但待他见身边的人倒在冰冷的枪口之下,温热的鲜血溅上他的脸庞,他终于明白了死亡是件多恐怖的事情。他开始颤抖,想要挣脱。他紧握着“同志”刘强宝恰到时机递来的救命稻草,将自己从死亡的泥潭拉了上来。但顾易中自以为的生,恰是死亡的开始,那一丝生机,反叫他落入了早就为他编织好的天罗地网。第一次的葬礼是易中之生的结束,更是少爷之死的开始。
第二次的葬礼是顾易中的葬礼。在街坊邻居的注目中,在寒酸简单的丧仪中,背负着叛徒之名,顾易中的棺木穿行街中。顾易中活下来了,却又不是全部的他。他生命的一部分,已随着炸碎的口供,缺口的钢笔,在自己的葬礼上死去了。“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有死亡能证明顾易中的清白,但死亡对顾易中都是一种奢侈。顾易中有很多活下来的方法,逃避或是重生?在肉体与心灵的疼痛之间,顾易中选择置之死地而后生。以顾工的面目重现,他压上自己的全部,也要为自己找回清白,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从此,死的是顾少,活的是顾工。第二次的葬礼,是少爷向特工过渡的关键时期。
第三次的葬礼是顾爸爸的葬礼。顾易中的身份,由最初旁观的“死刑犯”变成为父送葬的儿子,死亡再一次直面冲击了他。王则民说,顾父葬礼的排场很大,也明显看出纸扎人与寻常丧葬用品不同,是带有明显军人风格的高头大马、士兵坦克等,显然这一切并非匆忙间临时准备,包括对女儿关于不管发生了什么易中都是亲弟弟的叮嘱,是顾父早就做好赴死牺牲的准备,提前为自己安排好身后事。伍子胥的典故,顾易中何尝不明白。顾易中送走的不止有顾爸爸,还有他自己,也就是顾少爷。阿爸的死,同时意味着顾少爷的彻底消亡。一夜之间,父亲,自我,梦想,清白全部土崩瓦解,再度随着飘扬的纸钱归于尘土。第三次的葬礼,是少爷之死的结束,更是特工之生的开始。
与陌生人葬礼的相遇是预兆,是伏笔,既然选择走上这条路,顾少爷就必须得死。阿中与阿爸的葬礼,离开的是顾家父子两个人。阿爸杀死了顾希形,而阿中杀死了顾少爷。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烈火煎熬,循环往复。
生死过后,方为涅槃。





cr 小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