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多图预警)
对于《新喜剧之王》,我喜欢得不得了。
完整看完三遍之后,整理一下片中我很中意的一些细节(不细思极恐,完全个人感受)。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演员的自我修养》入镜后紧接着 “撞到人了”“过去看一下”,非常自然流畅地把如梦引去事故现场,而这仅仅发生在故事开头几十秒的时间里。


电影早在一开头就通过群众口中告诉我们,主人公如梦本就是一个扭曲的形象,世俗人眼中的“神经病”。

这里我很喜欢的是,从导演反应到如梦被扔再到下一个镜头如梦摔地上 直接一辆找龙套的车就驶过来了接到下一段剧情。三个镜头干净利落,影片的高流畅度少不了这样精准又不露痕迹的镜头运用。

#影片第一次《天鹅湖》的使用。








如果用三个字来说周星驰的电影风格,我会说“想象力”,而不是“无厘头”。
无厘头可以是他的一个表演方法,尤其是早期《他来自江湖》里的表演已经将无厘头运用地非常自如。但是后期开始执导后,周星驰越来越注重要给观众“新”的东西,即导演的“创造力”赋予作品的活的源泉,这就是为什么他的电影每次看都有新发现。
挠痒痒 情侣间很真实的一个小细节
也是我个人很中意的一段台词
为什么你不能是白雪公主?
问心吧
查理一次次加大音量诘问如梦,“为什么你不能是白雪公主”,随着镜头越推越近,女主的表情也越来越回味,直到最后振聋发聩的“白雪公主,就是你——”,不仅如梦,我都有点恍惚地怀疑自己了。
一个配乐的小细节,这里用了京剧鼓点(跟闹市的背景还挺搭)
鼓点到这里正好停住,很有效果 也不突兀
这位大哥演的真牛,巨自然,第一次看的时候那句“为什么”把我问懵了。
“为什么”,到现在还是很喜欢这句(粤语版更有效果),很出乎意料。
女主被选中当替身来化妆间里上妆,从她的视线看墙上“奇迹在这里发生”,然后镜头摇到如梦被拉出门
镜头跟随女主来到开拍地点,紧接着后面群演一折凳照头砸,以上又是一个镜头完成,对运镜和调度要求很高。
#《天鹅湖》的第二次运用,在女主被抛打时一个很戏剧化的背景乐。
从咔戏到如梦问和她被拖走,导演很合理地接“准备拍白雪公主”,引出另一个角色马可
自马可一出场,就让呼机告诉了我们他的身份
从马可出来到拍摄地,导演给他讲戏,斯坦尼康绕一圈 又是一个完整镜头
这里镜头环绕一圈,不仅给白雪公主这个离奇的剧情增加效果,而且在这两个人背景里的演员和龙套都有自己的调度。
“您懂不懂”“对”“不是对,您懂不懂” “我不好说”x1
周导心声
“你这么伟大的演员”
周导心声x2
暴力美学中带出一点天真可爱,嗯怎么我想到了西游降魔?
“我现在tmd有修养了”
“我都没笑你,你还笑我” 实际上这两个人怎么看都很可笑,不是么。
父亲第二次探望女儿
父母和如梦在两端,镜头切换间都是同样的景别和人物位置,同样的扭头。
一镜,前一秒如梦以为是自己时 画面中是她,后一秒镜头就越过星探 画面中变成小米。
“死都不要啊”
“机会”
查理这句话其实说得非常对。
有人说这里的小米映射的老友梁朝伟,我认为是想多了。首先,新喜剧之王的如梦根本不是周星驰自己的映射,她是一个独立特别的形象。可以说尹天仇是半个周星驰,但如梦不是,那何尝说小米是梁呢?
新喜剧之王拍摄的初心是补上当年老版因种种原因而留有遗憾的结尾,但《新喜》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故事里的如梦,她有一个扑街渣男友,有爱她的老豆老母,有一个过气明星朋友马可,这个故事的剧本与关系相当完整和细腻,甚至一定程度上是高于《喜剧之王》的。如果说新版和老板相承的,那就是结局了,老版与新版在结局转折点的共通性,这才是周导真正想说给我们的。
如果非要说,我倒是觉得片里的长发导演更像这些年周星驰导演自己的写照。
《新喜》的摄影小哥出镜哈哈
很喜欢这里两个人互相扶持,李洋已经蹲下去了最后时间还用手托着点如梦
到了本片的低谷阶段,中间却穿插着如梦在阳光灿烂的海边笑着跳广场舞。
其实没太看懂这里,一秒钟内切了五个镜头是何用意
“想象力”x2
由这段如梦的低谷很自然地转到马可这边
导演为商业考虑真是用心良苦
导演和群众的反应逐渐丧心病狂
这里的配乐是流浪者之歌,戏剧化的曲调伴随着宝强的表演起伏,搭配地非常好
流浪者之歌已经被各种短视频给用烂了,美人鱼里馆长出水也是流浪者之歌,但我觉得效果一般(因为在意料之中),我比较喜欢它后半段没断直接接后面的拍卖现场,有好奇的可以重看那里,这里就不多说了。
“到顶了”
很好的一镜,台词也很有深意
“去你妈的,走开啊”
“不好说”x2
这个导演走过来还跟别的演员打了个招呼(别的演员态度和马可的对比)
一个镜头内的两个镜子画面:前者如梦和马可正脸都在镜中,后者只有马可的正脸在镜中。
下一个经典长镜头了,这里只截了前半段,在整个将近四分钟的长镜头里很考验现场调度和演员功力,宝强非常可以。
父亲第三次探望女儿
在主线中很自然地穿插了三次父亲探望女儿,父亲绝对是本片的亮眼角色,也是新版喜剧之王比老版更完整与细腻的部分。
想象力x3
应该是本片第二长的镜头,但是好少人注意到,从如梦进来到小米把她带走,整个是一镜到底。
在没断的缓慢推进的镜头中,如梦完全出镜了三次又入镜了三次
“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你这种人”
本片核心来了 “机会”x2
很多人说《新喜》的女主演的不行,我完全没觉得,她和宝强演的都很好,还有片里的各种配角:那个长头发的导演,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却受到市场和演员双重挤压;那个通知马可如梦死了的苏导与马可第一次出场来叫他的是同一人,他应该是个好脾气,在片场应该跟人相处都很融洽;更不用说傲娇老父亲和扑街男查理,就连不给如梦盒饭那个肌肉壮汉,问“为什么”的选角导演大哥,出镜一次的真•摄影小哥……都能让人记得住。
在这个长镜头里,女主和导演对话过程中镜头的推进,上面是一开始的景别,下面是摄影机推到最后的景别。
低谷来到了最低端,又是一个完美的一镜
给女主一个诧异的表情后镜头跟着女主往前走,到查理看见如梦走过来 形成两人的侧面对话镜头
“你再给我钱,我再继续说”
一个打磨近十年的剧本,情节台词真的没有那么肤浅。
#《天鹅湖》的第三次使用
“我醒了”
有看到分析这里的路人台词和车牌的影评,我倒觉得台词没那么邪乎,车牌或可能是有意而为之。但是如梦到底死没死这点真的不用太纠结……电影应该就是想给人两种解答,后面可以是梦也可以是如梦真的成功了,正如她或许从现在直到宇宙毁灭都没有机会,但宇宙毁灭之后呢?
对于后半段剧情,肯定是有多重解读的意味的,摄影小哥的采访里也说了 后半段在拍摄设备和方式上都有刻意去营造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但是大把营销号影评人说“如梦在雨夜就已经死了,这部电影其实是鬼片”的就有点哗众取宠了。
“我什么龙都见过”
这个一镜由宝强的电视采访特写开始,最后一个特写结束。
“像她爸”“像她妈”“像她爸”
又是一个经典的长镜头,看到好多人说这里又是什么三个碗,又是什么上香贡品……真的,这么喜欢细思极恐不如去应聘惊悚片的咖哩啡。
节奏真好
“臭丫头永远不要回来了”“家里钥匙带了吗”
再看到这里的时候有了不同的想法,如果你带着想象力去看,为什么它不能是一个香菇?
很细腻,表演和剧本都很细腻
父亲这个角色的金像男配提名绝对值得
梦幻般的光影
“人生啊,就两个字,如梦”
导演:我不尴尬
#《天鹅湖》的第四次运用,乐曲在这里也达到了高潮
《天鹅湖》本身的悲剧风格,在片中贯穿了主人公际遇的起承转合,跟片子真是搭的不得了。不过关于本片配乐和《天鹅湖》,还是看看配乐师黄英华的说法最为准确。
《新喜剧之王》绝对是我越看越觉得精彩的电影,唯一不喜欢的是硬广和几个老版元素的重现,但瑕不掩瑜,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
电影最大的几个特点:剧本细腻,叙事流畅,亲情真切,残酷中带着希望和想象力。
不喜欢很多人看到就说《新喜剧之王》“细思恐极,其实如梦在雨夜就已经死了”诸如此类的定论。像这样多重解读的电影,每个人看的时候都带着不同的体验和心境,获得的感受也不同。
最后想到周导在路演时说过的,因为大过年的,如梦死了的话太残忍,所以才有了这个结局。初看到时笑得我岔气,这什么套中套?只想说,不愧是你,周星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