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拥有复合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游牧生活还是现代生活,游牧老人的养老问题,伊朗女性的家庭话语权缺失,和游牧/部落文化的凋零问题(这块是我缺失相应背景,无法理解。)
整体属于有趣且值得一看的片子。
但是细细想来,很多节奏是有可琢磨的地方:
有的地方过早透题,削弱了最高潮冲突的强烈。
拆屋这段虽然激烈,但是和主人公关系不密,其实不如开头草原痛哭来的镇魂。如果调换顺序,塑造一个不在场的主人公也许会有趣?不确定素材的形状,不负责任的乱讲讲。
辛哈儿祭奠(抱歉名字记不清了)这里,如果能和草原痛哭,再共鸣一次是否会更好?
最后就是尾调,嘎然而止确实弄的不错,但是前面如果还有一些更加细腻化的铺垫,比如那个切羊肉,可能会让余韵更长。
从创作角度碎碎念念了一大堆。但是依然建议诸位如果可以的话去看一下。
1、这部片子确实用心了,整体来说是有趣的。
2、通过片子能,了解父母的精神需求,是和他们的成长环境相关的。能帮助观众理解“怎么样让他们能相对开心的度过晚年,是为人子女的终极试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