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下二刷本片,这次终于能够清楚描述观后感了。

本片好看之处,在于细腻的恋爱心理描写、行为刻画,最出彩处在于开场男女主角相遇时。初见同好的惊喜雀跃、确认兴趣时的小鹿乱撞、分享爱好时的全心投入,二人间的情感由涓涓细流发展到滔滔江河的过程在工笔细描下极尽清晰自然、毫无违和感(尽管两位主角的共同爱好也许真的多得有些……过分,但艺术毕竟高于生活,另外两个恋爱脑即使没有啥相似之处也会想方设法抠出相似之处的,爱情的力量啊)。这方面或许是日本爱情片向来的优势区间,此之谓“工巧”。

而本片的“不好看”,说的则是电影所描述的故事。这是一个常见的故事:两位恋人在学生时代因共同的兴趣走到一起,在没有生活压力的背景下愉快地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个人认为电影上半阙的幕后英雄是男主他爸,没有那每月的五万生活费,这没羞没臊的小日子指定要降低水平,那可就无聊多了),最后在生活的压力下消磨了激情,最后和平分手,此之谓“平凡”。

片尾二人分别时相拥而泣,于片中人合情合理,毕竟这么多年下来说没感情那都是假的。而作为观众的我内心则毫无波澜——这样的情节太常见,同时我不觉得二人的分别有多可惜,具体来说有以下理由:

1. 共同爱好,只是亲密关系的组分之一,它是“上层建筑”,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撑,空中楼阁注定难以维系。

2. 共通的价值观,作为另一种“上层建筑”(认为是基础其实也行),在亲密关系中也许比共同爱好更重要。其实在片尾男女主对结婚的态度中,我们能看到两种不同的婚姻观。在男主视角中,婚姻是“手段”,是一剂重振感情颓势的解药,相当于一个维系亲密关系的“工具”;而在女主视角中,婚姻更像是一种“仪式”,是强韧可持续的亲密关系的见证,是亲密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会浮现出的“目的”。也正因此,男主希望用结婚来解决两人间的问题,而女主无法接受在两人的感情逐渐冷落的状态下结婚(原话是“又要降低标准吗”)。这里我不好说两者孰是孰非,但个人认为这个分歧不容忽视。

3. 和平分手,大家都得到解脱,好聚好散,善莫大焉。就好比爆破拆迁旧楼时,方案完备、实施成功,并未波及规划影响范围外的任何设施,对于旧楼来说,已经是相当妥善的归宿了。分得撕心裂肺、愁肠百结、藕断丝连、迂回婉转,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最后再稍微“冒犯”一下豆瓣社区的用户吧。这部片的豆瓣评分很高,个人认为是电影调性与豆瓣用户调性的契合所致——片中二人因小众爱好走到一起,而豆瓣社区中,持有各种小众爱好的用户比重应该也是相对高的,这意味着本片在豆瓣容易引起共鸣。此外,本片的清新脱俗感,同样是清高的豆瓣用户容易欣赏与接受的,那么它得到高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哦对了,我也是个豆瓣用户,有小众爱好,略略清高。自己人,求放过(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