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铁上看完这部3小时20分钟的巨作,其浓浓的史诗感和个人命运的动荡,让人想起《末代皇帝》。虽然是美国人拍的,全程英语,但俄味十足,我没读过原著,但我想这不会脱离原著太多。

从十月革命之前的贵族和革命者开始,到苏联建国后结束,个人的命运和抉择、人性的善意和人生意义,与国家的历史转折交织融合。除了这种“史诗感”,影片似乎也在向观众提出在发出这些的疑问:个人的幸福与自由,与集体主义的事业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如果个人的幸福得不到保护,集体的事业又有何意义?

爱情、亲情、友情,在大时代的不同环境下被人物抉择着,发生着变化;残酷的政治和战争下,文学是否应该/能够自由地抒发内心?和平富足的年代,残酷的政治和战争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身为乐迷,不得不说,贯穿全片的巴拉莱卡琴真好听。以及,影片前面出现的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前奏曲十分令人惊喜,然而这似乎是导演的有意选择,因为拉氏本人也正是那随着苏维埃革命而没落的古典俄罗斯的那群人之一,因十月革命而“叛逃”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