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想法来源于最近热议的、如何看待应渊2.0和1.0的话题。首先谈谈所谓的进步的问题,我只提供一个角度,供大家参考。从个人层面说,什么是进步?我们说一个人学会了什么、或者说他进步了,是说他/她后期做的事B比他前期做的事A好。这个进步/学习的成立,需要一个假设前提,那就是B比A好,对不对?
其实对个人来说,这世界上只有一些基本的道德法律底线范畴的事可以分出绝对的好坏,比如从不孝顺变成孝顺、从不遵纪守法变成遵纪守法、从不尊重他人变成尊重他人等等,这都绝对可以算作是进步。
但是除此之外的很多事,并不存在绝对的更好,比如选择什么职业、选择是否回应追求你的人、选择是否娶妻生子等。这些都属于个人自由,个人在这些事情的选择上,有着一定程度的自由度。所以女主在凡间拒绝唐周,大家都说她敢爱敢恨、拿得起放得下,我也支持她;后来她又一次次拒绝应渊2.0(看预告得知以及听说),也是出于对自我幸福的追求,完全可以理解。人本来也不必回应所有的追求者,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拒绝过别人,那个人付出再多,只要我们不喜欢或者有不得已的理由,那都是可以不去回应的。那么回应比起不回应,也就无从谈起进步之有。
对应渊也是一样。他在1.0时期被天条束缚不能说爱,只能一次次放弃对女主用语言表白,这都是个人选择,他这样做有什么相对落后之处呢?有人认为从个人角度来说,应渊2.0比1.0进步,因为他学会了小爱,或者学会了兼顾大爱和小爱。可问题是,为什么一定是选择回应爱人比选择单身好呢?为什么兼顾大爱与小爱一定是比只选择大爱进步呢?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相望于江湖就是不够进步的选择吗?那些为了事业放弃组建家庭的人,就比爱情事业双丰收的人差劲吗?个人可以有这样的自由吧?每个人都不容易,何必去judge人家?放到现实中就更好理解了。我们中肯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尚且单身、或者选择单身,比如因为个人性格、或者职业限制,自然而然选择单身或者迟一些组建家庭,那可能就会有周围亲友出来劝婚,说你一定要找对象啊、到了年纪怎么可以不找对象呢、找对象不要太挑剔啊将就一下吧不要再拖了……这种时刻我们内心作何感想,相信不必我多说。亲友的劝婚,不就是来源于一个固化观念吗?即恋爱结婚一定比不恋爱不结婚好。这种社会固化偏见、道德绑架,折磨着我们很多人,那我们看待别人的时候,可否放下这种道德绑架?可否尊重价值观多元化?
如果非要说应渊2.0比1.0有进步,那就得超越个人层面谈一谈集体层面的问题。应渊2.0触碰的,是集体规则的改变,这可比个人选择可艰难太多了。历史上一次次社hui变ge,很少是没有摩擦就能实现的,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协调和改变。国jia社hui层面制du的改变和拟定,需要花巨大精力和很多人的心血!而应渊2.0对集体的贡献,正是他为天庭的所有神仙,争取到了恋爱自由的机会。
应渊1.0对天条是被动接受的,他没有这方面的阅历,他不明白情感是否应该自由。他只是被帝尊教导一定要这样,因为失去双亲的他,除了听从抚养自己长大的舅舅的指令,别无选择。此时他严格遵守天条并执行,也是情理之中。当他涉事渐深,他结合思璇和自己的经历,体会到了动情是难免的,是天性使然,并没有错,动情也不会伤害到集体利益。但是这时的他只体会到个体的苦,没有反思到集体规则的问题,更谈不上下决心对抗。我们说,每个个体都会受到他所在社hui情况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个体是很难突破这个局限性的,除非有超前的智慧或者特殊的经历。
应渊恰好就增加了个人经历。他来到人间,阴差阳错失忆变为凡人唐周,通过一系列见闻,明白了很多既有规则和集体观念可能并非正确。唐周下山历练过程中,一次次体会到妖并非全恶、人并非全善,他从小被灌输的三观不断地崩塌重建,他领悟到拥有感情也不影响惩恶扬善,领悟到并不一定需要处si所有的妖,领悟到凌霄派并非通往人间正道的唯一路径。他经历了巨大的挣扎,意志消沉过、自我怀疑过、为师门不幸痛苦过,最终才决定冲破凌霄派规定的束缚,选择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守护道义和过自己的人生。这也就是成毅说的“破而后立”。
应渊归位后,他带有了唐周的记忆,从人间凌霄派门规的问题,反思到天条的问题,认识到团队成员如果拥有家庭,也不影响工作。限制团队成员的恋爱自由,反而无谓消耗了团队能量。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允许人才安家落户的自由,才有利于提高天界集团整体竞争力。因此他试图通过改变规则提升集团凝聚力,想让天庭所有神仙获得了争取爱情和家庭的自由,这是对规则的突破,是集体层面的进步!然而这个进步可不像个人选择那样容易,这甚至需要头破血流的抗争。从发现集体规则的问题、到决心改变、到执行变ge,都无比艰难,比个人的改变艰难百倍。我们且看他后面如何做,我很期待之后的剧集????所以这部剧还有更深层次的立意,那就是我们不能为固化规则和偏见束缚,应时时保持观察和反思,多调研、多观察、多换位思考、总结反思,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而且一旦意识到问题所在,要勇敢面对、用实际行动而非抱怨去实现真正的改变。个体的境遇与社会大环境是分不开的,我们看待个人,要看到他受到大环境约束因而有局限性,要尊重价值观多元化,无力抗争的事要对别人多一分谅解;也要丰富阅历,才能减小个人局限性,发现问题并推动社hui进步,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勇敢去改变,争取集体层面的改善。
当然,也有人认为,不允许恋爱的天条有道理,我也可以理解,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那么神仙想要保持没有偏私,就必须要戒断私情,清心寡欲。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应渊最后没有废止不允许恋爱的天条,而是放弃做神仙选择与爱人厮守一生,那也符合传统的想象。就像很多神话故事一样,只羡鸳鸯不羡仙,还如我前面所说,只要是他个人认为对的、不触碰道德法律底线的选择,都属于个人自由范畴,也无所谓进步退步,也无所谓好坏,他选择并坚持,别人无需judge。关于不允许恋爱的天条是否应该废止的问题,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没办法达成统一意见。
总体来说,沉香如屑·沉香重华这部剧有深刻的立意。这部剧讲述的并不仅仅是虐恋情深,还探讨个人之于社hui的渺小,探讨个人想要突破集体规则需要具备的智慧和付出的巨大代价。这个故事留给我们很多有意思的话题,个人层面、集体层面的,都很值得思考、讨论。这才是好作品精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