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夏子终究没有和鸟导演进行任何有实质意义的交流,鸟导演基于何种想法创造毁灭物语,已经不是本作的主题。
回头重看,本作并可能不是小导演夏子与老导演抢笔杆子的故事,而是夏子和 毁灭物语 这部既是白月光又是粪作的动画和解的过程。基于整个异世界是由夏子内心的主观因素推动,可以对整个剧情进行更合理的解读, 异世界的故更多是夏子现实生活问题的戏剧化展现。
其中比较直白的是,通过与伙伴合作(5-6集),夏子改变了监督岗位上喜欢大包大揽,拒绝合作的作风,在12集有对应回收。
10-11集中 夏子在逆风局下只能画出一团乱麻的情景,看起来也与12集中夏子在监督“初恋”电影时面对的压力对应。最终通过回忆与独角兽的赞许,夏子重新梳理了自己的心态,重建了对自己画力的自信,认识到毁灭物语及卢克是自己从事绘画工作的初心,同时关联了“初恋”的电影主题。
沿着这一思路,异世界出现的“鸟导演”,或许并不是现实中去世的鹤山导演本人,而是1集中夏子基于鹤山去世的新闻,“创造”出的形象,因此在整个剧情中表现地十分“复读机”,“鸟导演”实际上是作为观众和粉丝的夏子,基于对毁灭物语的崇敬,拒斥对其进行修改这一心理的具象话。6-7集自问毁灭物语的世界是否可以幸福,以及与“鸟导演”就全修作品进行争论,都是夏子的自我诘问。
基于同样的理由,异世界的酒馆中才会出现一个,以动画公司社长为原型,但夏子却未曾见过的角色。夏子将其解释为鹤山导演安排的彩蛋,但更合理的解释是,这个角色也是夏子基于社长形象“创造”出来的。
10-11集中,夏子的画作以虚空的形式归来,将故事向原有的BE路线修正,则是 夏子内心“故事理应如此进行”想法的写照。
12集向观众揭示了定位尺传来的声音属于年少的夏子,指明夏子童年观看毁灭物语后,就产生了喜爱作品及角色 与 不认同故事展开,希望将其修正 两种想法。最终 夏子突破了观众的自我认同限制,决定以创作者的身份去修正作品,否定鸟监督的想法,鸟监督带着刻板印象化黑深残作者的发言离开动画观众的视野,标志着夏子最终与童年白月光暨童年阴影实现了和解。
从预期来说,动画具有Meta性质的部分略少,异世界的剧情推动效率略显不足。使得鸟导演和原作的故事没能讲明白。不过现实也是如此,很多名作也未必讲什么道理,经年累月的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都是角色厨和CP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