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侠看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金庸笔下的江湖,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那个资源尚还贫瘠,高速发展着的,精神和物质世界更新的飞快的时代里,黑白分明,恶有恶报,正义永存非,无疑是所有人所期待的。
江湖的丛林法则从来都是,强者会用手丈量天地,在每一个无助弱小困惑的人面前撑一把伞,扶危济困,遮风挡雨。
中国的武侠则是根植于灵魂的相互搀扶。
武侠作品是交通和媒体并不发达的时代里人们对祖国壮丽山河历史烟波浩渺的一个了解的渠道,铸建出一个磅礴史诗般的民族想象。
丐帮的长老操着浓重的口音,能人志士来自于四面八方,郭靖面前是一张地图,是唯一的光源,光影落在他的脸颊上,旁边是无数江湖儿女。
漫天黄沙中,郭靖身上的粗布衣随着烈烈长风像一面旗,那面灰蓝色的旗在风中展开,就会无数的江湖人前赴后继。
“郭靖,你说天下之大,有多少高手?”
风霜催人老,江湖却永远不会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