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对本人来说很特别,为了找资源已经在互联网上翻了大半年,甚至差点去国外的app上付费观看。

(以下是短打的流水账,看完直接写的,没再回看,有遗漏和误差,没啥水平,严重剧透,谨慎观看。)
os:李政宰又饰演这种坏脾气但善良的底层小人物,再碰上破碎的原生家庭和残疾弟弟,再怎么修补的荒诞剧情似乎也很难立得起来,看到结尾,整个故事意义显露出来。完全超出了想象。

说在前面:
很简单的故事,只是通过挽救一个即将破裂的陌生家庭来填补男主的内心空虚。
大部分人和他一样,成年以后逃离了家庭,抡起拳头保护自己,拼命掩饰脆弱和不稳定。
其实家庭这个概念在成年人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尽管不再年轻,成员不再整齐,还有曾经的隔阂,可在见面的那一刻,所有的不美好都可以放下,欲语泪先流。
整体观感还不错,不过年代久远,一贯的商业拍摄画风,让人有点疲劳,但是好在叙事节奏和故事都在线,找了这么久,不亏~




最一开始,专拍盯着黑白两头压力 夹缝生存的私家侦探社哥哥尚宇来学校接回平白无故冒出的“亲弟弟”奉九

“不许再提爸爸。” 在尚宇被奉九骗着来看他的生父,再见时已是骨灰。气急败坏的尚宇从殡仪馆出来揍了他几下,警告着说出了这句话

———在这个时候奉九是累赘 是只会折腾 扰人清净的熊孩子。甚至还有些毛病,一天要打二十针胰岛素,长着成人面孔的12岁笨小孩

后来,灵机一动的尚宇,拉起弟弟合伙去拍照 追债 扮演黑社会,一气呵成。这时的尚宇发现弟弟似乎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的缺陷派上了用场,似乎一切都改善了些,但又似乎没变,互相迁就追打嬉闹着过日子,好像没有那么遭了

———这时的奉九是帮手 是小弟 是个时而靠谱 时而气人,怎么也赶不走的好朋友

好景不长,接活愈来愈艰难 黑白两道都不再那么好说话 各种威胁接踵而至,生活再次压迫着神经。可是尚宇不知道哪里做错了,压力与矛盾统统指向弟弟。

“ 这辈子做兄弟,上辈子要么是讨债的 要么是来报恩的。”“你如果不拿出照片,你哥就会死。”

弟弟哭着回家找照片 与哥哥撞上,所有矛盾、不理解、责备在这一刻爆发。后来追债遇到了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妈妈”。心想着 要不把奉九交还给她抚养吧。一次偶然,尚宇的工作室里来了年轻漂亮的女子,要求帮她找自己的亲生姐妹来见她濒临逝世的父亲最后一面。但是努力后,无果。
失魂落魄的回来途中,在车上:


“我是不是不能和你一起住了?”

“奉九啊,你哥是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 尚宇无奈道

———这时的奉九是什么呢?累赘?软肋?难以割舍的习惯? 尚宇真的不知道。

送走了奉九,尚宇反复听着从弟弟脖子上拽下的十字架录音项链。反应过来一切的同时,一个声音在大脑里回荡,直击尚宇脑中的弦:

———此时的奉九,是我的亲弟弟,是我的心中那部分缺失的亲情和家庭记忆。自始至终。

原来我曾经有过家?

后来尚宇撇清了黑白关系,教训了缠人的警察,带着奉九去重新劝说了聋哑女子,促使他们一家人在医院团聚。最终他们的爸爸去世了,除了他女儿给尚宇的一百万韩元报酬,还有老头子临终前对奉九说了一句话:

“我的衣服里有八万韩元,你拿去买零食吃…………”

“我找了半天,发现只有四万韩元,后来发现另一半在他另一个兜里面呢,确实是八万韩元”奉九说着翻出沾着血渍的纸币,天真烂漫地分出一半递给尚宇。此时的尚宇坐在一边,不敢转头看向他,遮着的那张脸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想起自己曾闭口不提的、不在人世的父亲竟然也干过类似的事———在葬礼上从兜里掏出一些钱,叫他不要饿肚子。那时还是小孩的尚宇做了什么? 他扇了他父亲一耳光,带着怨恨与无奈,跑开了。那是他和父亲见的最后一面。

现在,独立了十几年的尚宇,选择权似乎又兜兜转转回到了他手里。他可以选择组建家庭,也可以不再选择把自己投身于暴力与恨了。

———这个时候,他对上奉九眼睛。眼前这个 看起来傻兮兮的 顶着好几根白头发的 看起来长得比我还老的男孩子,就是我的第一位家人。

尚宇有了家一般的温暖,此后生活和工作一路畅通,工作室越办越大,大家都有一个圆满的归宿。
他给身在医院病床的弟弟奉九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还有一张单子

“我们拍了那么多照片,怎么就没一起照一张呢。不过我有办法,翻遍了所有东西,想起了有一张——”

奉九打开,是一张行车记录仪照片。他们刚见面那天回来高速上拍的。奉九对着摄像头双手比耶,尚宇一脸无奈握着方向盘,目视前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