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6 北京 超前观影场(极其轻微剧透向,但相信我这个电影剧透不完)

十分幸运能够得到这次机会,在新年的第一个周末看完了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思考了亿些时日,最终还是决定写下人生第一篇长影评,结合我自己的故事,浅浅地聊一下这部电影,谨代表个人观点,想到哪写哪,欢迎各位看官拍砖。

总体评分:4.5/5(留一些进步空间)

剧中的女主角南溪,我顾名思义,南方的溪流。虽然可能流淌在南方,但它的根源却可能来自于远处的高山大河,她向往的一定不是安静地在熟悉的地方流淌。她的原生家庭是破碎的,剧中也多处透露她由妈妈抚养长大,母亲对于南溪的期许也和大多数家庭对于家中孩子的期许一样,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好的婚嫁,南溪是“争气”的,接触表演前的南溪品学兼优,生活单纯简单,她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表现愤怒,生活就像诗歌一样合辙押韵,但诗句的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她并不快乐。机缘巧合,在几次戏剧排练及表演中,在与角色的深入融合中,她发现自己的天性可以在其中得到释放,也在表演的进步中,她发现了矛盾,并最终也突破了现实角色的藩篱,杀死了那个被世俗禁锢的自己,勇敢说不,完成了生命的“第二次呼吸”。

往大了说,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一样?有多少人,在陌生的城市求学工作,因为生活的牵制,每天过着学习,吃饭,睡觉,千篇一律的生活,活在那个被社会定义的定式中。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看完电影我不禁在想,自己有多久没有像孩提时代一样,只倾听内心的声音,随心所欲做自己认为感兴趣的事情了呢?或许,是现实赋予了我们的多重的社会身份,这有时并不允许我们自由自在。正如南溪所说,“我们都是被囚禁在天空中的鸟儿”。

这里拿我自己来说吧。有一次周末,我在某个胡同里散步闲逛,看到一个长相很有高中生物书上某种特点的孩子,他面带笑容,拿着一个破旧的水瓶,正在放声大喊着我听不懂的语言,那一瞬间除了让我想起《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经典场景外,我还感觉到,那一刻的他是快乐且自由的,至少比工作了一周终于赢来周末休假的我更甚。彼时的我刚参加工作,周围的同事前辈都很优秀,而我作为一个普通学校毕业的应届生,时不时会觉得自己跟不上大家的进度,无法达成团队的KPI,所以我“笨鸟先飞”,更加努力地工作,生怕被团队淘汰,几乎每天都最后一个下班回家。也因此,我十分珍惜每个可以放松紧绷神经的宝贵的休息日。而回到此刻,道路对面的他,却可以不顾形象地肆意在人流密集的胡同里,发出内心深处的呼喊。他是怎么做到无视那些世俗的定义,怎样不思考“会不会有孩子比他学习好,比他更聪明”的呢?我想对于他来说,可能“活下去”对他来说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而怎么活,则完全由他单纯的内心来决定。

我们的人生仅活一次,为什么要被这些镣铐牵着走呢?钥匙其实就插在锁上,只要我们愿意去打开它。“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想对自己,也对大家说,勇敢地去尝试,去努力吧,不为功成名就,只为像南溪一样,在将来的某一瞬间想起之前的自己,想起自己选择的道路,能够问心无愧。

最后想引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愿观看完这篇影评或这部电影的你我,依旧热爱生活,不忘初心,在生活的真相中自由勇敢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