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想五星鼓励一下了。

今晚有幸参加了主创团队来成都的路演,看的过程中无数次回忆起一年前帮一位导演朋友做一部长片的后期剪辑,也是独立纪录片,也是关于特殊文化语境下至纯少年的故事,也是 200多个小时的素材,也是无投资纯靠情怀,真的做过才知道太难了,独立纪录片从制作到上映每个环节都太难了。

放映结束的交流环节,作为第一个站起来提问的观众,问了导演关于创作过程中遇到哪些挑战的问题,以及如何找到那个“准确的”被拍摄者,这对于一部人物纪录片来说几乎决定了“成败”,导演回答得很真诚,他说从200多个孩子里选择,在两年的拍摄期内兼任孩子们的英语老师。当时让我脑子里跳出一个想法:一切没能成型的或成型后没能面世的作品背后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创作者不够“痴”。

看的过程中始终出离在创作者的视角在分析,但还是走进去了,好几处有流泪。女孩问,“人为什么会突然想念一个人呢?我甚至连他长什么样都忘了”。女孩在去往县城的车上红着眼眶憋着眼泪,在见到爸爸的那一刻说“我本来想送你一副我画的画,但是…” 言语中断,扑在爸爸怀里大哭了出来。纪录片的魅力就在于这些粗粝的有冲击感的时刻,太动人了。

虽然本片在宣传中会强调万玛才旦,强调藏地新浪潮,但它的内容本身明显弱化了藏地文化和宗教色彩,这也是导演在映后谈到的,因为一些外部原因(或者说技术原因????‍♂️)。其实我反而觉得这让片子更纯了,藏地传统和现代性问题之间的文化纠缠和文化争执本就是无法从某单一宏观视角讲清楚的,这么长时段的历史所形成的深层文明结构与集体无意识,只有在小人物的家庭日常、三餐作息、闲谈岁月里渗透着某种接近苦谛的体悟,这种体悟反而成为探寻幸福和真理的路径。故事中的女孩一直在找爸爸、找故乡,小小年纪什么都不懂也要找到自己的根。那什么都懂的大人为什么可以轻易地丢掉自己文化的根呢?

很真挚的片子,很值得去大银幕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