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叠化式开场极为扭曲的挣扎和独舞,到瓦格纳女武神轰鸣下的冲浪与屠戮,再到深林处的狂乱文娱盛会,暴雨直升机内的野蛮贸易,越南渔民的扁舟,雨林野人的箭雨,法兰西的古典庄园,河流尽头的不休夜战,最后用蒙太奇展现柬埔寨王国癫狂的异教崇拜与战争祭祀,全片的光怪陆离和如梦似幻将对战争虚无性具象化和表现主义的探讨提升到启示录的级别。真实而不失魔幻,冷暖色调的交替更迭展现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对抗带来的迷惘,汽油与彩雾的反复萦绕则更是彰显出蒸笼般的战争炼狱。理性与疯狂,文明与野蛮,自我与群体,借战争挑战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体系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并设立了一个至高无上又可以轻易粉碎的符号(库兹),并在影片结尾让其崩塌,于是虚无感如潮水般涌来。
《现代启示录》这个级别的艺术品,将战争对人类的异化与退化,对人性矛盾两面性地割裂和剖析,对文明存在性意义的拷问和反思,对心灵最深处虚无的挖掘和量化,用最为史诗性和艺术化的母题肆意妄为地质疑战争甚至人类文明的哲学本质,最终将全片的素养和气质拔高到了伟大甚至难以逾越的地步。不同与库布里克战争三部曲的风格,同样伟大的科波拉带来的是人类历史上最严肃的战争探讨,让你从一个小时的感慨万千,到两个小时的恍如隔世,再到影片最后的身心俱疲,结束后只剩下迷茫的躯壳,放弃了对所谓意义的思考。
可以说,影史上并不缺少对战争虚无性的讨论,实际上已经泛滥成灾了。其中,越战电影好似是单独的类型片,因以美军的失败告终,反思和讽刺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从《生于七月四日》,《第一滴血》,到《猎鹿人》,《野战排》等等,摘得的影史级别荣誉更是数不胜数,后两位甚至都是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那对于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一位拍出了《教父》系列的导演来说,他将以怎样一种不同的姿态来表现这一本就脍炙人口的战争题材呢?在接到战争题材的影片时,他依旧试图回归电影最为本质和纯粹的拍摄手法,亲临柬埔寨(注意,不是越南),拍摄了200个小时的胶片,最终又花费三年拼接胶片,除去投资外再自费七百万美元进行拍摄,试图将越南战争这场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意义最为不可探究的战争娓娓道来,然而三个小时怎么能展现十余年的荒诞,所以他选择了另类的展现方式,即聚焦战争期间的荒诞事迹本身,而非拍摄战争场面本身的大规模。他以片中威拉德的视角来放大越战的荒谬不经以及美军的暴行,以水上公路片的新颖形式来贯穿几件毫不相干的事,从而意外地带来了梦幻的观影体验。科波拉想检验战争和文明的本质,而影片却告诉你人类文明的意义是如此矛盾和不堪一击,也就顺理成章地营造出了透心彻骨的无力感,让你看完后呆坐半晌。
与其他同时代同类型的影片相比,《现代启示录》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表面上它说教味属实很重,但你就算知道这一点,你在看完后的无力与疲软就好似你亲历了战争,好不容易侥幸归来,却只能在惶惶终日里不停质问文明的究极哲学,最终竟不知生与死在战争时代哪个才是礼物。表现虚无的手法如此多样,另一部影片,《早安越南》,它讽刺的手法则是将战争与喜剧结合,但结果是讽刺意味反而被大大冲淡,最终对战争内核的探讨比较缺乏。而本片就选择了最为直接,有力的手法,也就自然而然地有着最明显的效果。
然而,值得讨论的是,此片在国内的受众群体真是有限。本片在国内本就算比较冷门的存在,却凭借其较为浓重的说教意味和令人望而却步的时长更是收获了不少人的厌恶。但这也可以理解,从理性分析的角度来看,本片毕竟探讨的是越战,在国外能引起更多的共鸣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这代人本就没亲历过战争,这又只是一场当时跟美国紧密关联的战争,再加上现如今愿意花上将近三个半小时细细品味电影的人少之又少,冷门完全可以理解,我们也只能为此片国内较低的关注和讨论度而感到惋惜了。然而,其实再转念一想,越南战争难道对中国没有影响吗?就算抛开后来的中越战争,文革的开始也受越战的一定影响,相信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一定能懂我的意思。
当然也有人认为,像《现代启示录》这样的作品,在影史上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认可,它以自己独特的魅力与姿态成功抓捕了不少影迷的心。所以,没准让它成为少数人才有所耳闻的存在,成为小部分影迷群体所崇敬的神作,也是对它本身对虚无感探讨的一种致敬和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