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赵辉对陶无忌说,有一部科幻电影,叫《时光之沙》,拿到装满时光之沙的瓶子,转一下开关,就能回到过去。

赵辉说,他现在最想得到的就是时光之沙。

陶无忌问:“您最想回到哪个时间段?”,赵辉无言以对。

时光之沙是什么? 通俗一点讲,就是人们常说的,有钱也买不到的“后悔药”。

时光之沙代表的是后悔,是弥补不了的遗憾,回不去的过去。

就像《乞里马扎罗的雪》里,那只冻死的豹子。不知道是什么驱使着它一步步来到这高寒高海拔的地方,而它被冻死的原因是“它回不去了。”

对于赵辉来说,时光之沙代表的是过去那个清白、正直、有理想的自己;就像在棋盘上复盘,追溯到最初走错的那一步,好逆转时空,让一切从头来过。

时光之沙是挑选一个和自己相似的年轻人,悉心地栽培,自己踩过的坑,希望他能完美避开,未完成的心愿,可以由他来完成。这样,就可以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好像人生可以重来一次。

赵辉是欧阳老师的时光之沙,代表欧阳老师的遗憾,他和妻子恩爱一生,却没能忠诚到底,一次犯错就成了一生的愧疚,白衬衫上洗不掉的污点。

而陶无忌是赵辉的时光之沙。

本剧把赵辉的“灰度”塑造成了两面性、甚至多面性。他的灰化,不仅仅因为负担不起女儿高额的医药费,还不了吴显龙沉重的人情债,更因为争强好胜,忍受不了升职梦碎、被新来的、业务能力不强却善于搞阴谋诡计的领导打压,抗拒不了像亡妻的女人的美色诱惑……

灰化的因素过多,凸显了赵辉的极致困境,却模糊了焦点。过于强调他的复杂多面,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基调。导致这个人物的性格是割裂的,不仅灰化前后割裂,职场戏和感情戏也割裂,有很多自相矛盾、逻辑不能自洽的地方。

在职场戏中,强调的是他心机深沉、隐忍内敛的一面。比如,李森空降时那一场戏,他的心头可能有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表面上却能不动声色,真正做到了“心有雷霆,面如静湖”。

可是,这样一个人物,却会在阳台上大喊大叫、醉酒唱歌,狂放到会被投诉扰民的程度;不顾“高空抛物、天怨人怒”的危险,在阳台上架起烫衣板喝红酒……

苏见仁是他的大学同学、二十多年的老同事,而他嘴上说着“爱情对中年人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却在苏见仁结婚前夕,闲杂人等都能围观的情况下,在阳台上强吻他的准新娘……

至于拍门大喊“我爱上你了”,在苏见仁尸骨未寒的时候,一边说着”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一边和他曾经的准新娘接吻……

这些比毛头小伙还要鲁莽冲动、惹人非议的行为,是一个饱经沧桑、深沉内敛的中年行长的所作所为吗?

主创给赵辉加这么多戏,究竟想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是一个曾经洁身自好、因为不得已的苦衷误入歧途的好人,还是一个经不起试炼暴露本性的伪君子?

岳不群是因为抢夺辟邪剑谱才变成伪君子的吗? 不,那是他本性如此。

主创想要塑造一个有灰度的人物,却有意无意地往岳不群的方向靠拢。

有灰度不等于没有基调,更不代表可以任意横跳,反复无常。一会儿内敛一会儿外放,一会儿城府深、心机重,一会儿眼皮子浅,行事冲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被人说成是又当又立,既要还要的伪君子。

对陶无忌的塑造同样如此。在访谈文章里,导演问白宇帆对陶无忌这个角色的感受,白宇帆说,没什么特点,角色转换也不自然。

导演感慨于白宇帆的直率,却没有接受他的意见。编剧对陶无忌这个人的刻画,完全是凭空臆想,脱离生活实际,不符合人之常情。

观众对于陶无忌这个角色的印象两极分化。极少数说他过于“伟光正”,始终站在道德高地上,不真实,大部分说他阴险狡诈,是个恩将仇报的白眼狼。

这两派对他的印象大相径庭,有一点却是共通的,都不喜欢,甚至极端讨厌他。

作为本剧的正派男一号,被塑造成这样,可以说是完全失败的吧?

有网友说赵辉没有给银行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失,觉得陶无忌根本就不必查他。关于这一点,我想替陶无忌说几句。

每一笔违规的贷款,造假的基金,都极有可能形成坏账,之所以没有造成实质性的损失,是因为在被查账时,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暂时补上了窟窿。而这个雷已经埋下了,迟早是要爆的。

就像本剧开头,戴总的违规操作没有给银行造成损失,靠的是好得出奇的运气。而运气是最不能仰赖的。

每一次违规操作,都可能给国家、银行和储户造成重大损失。我不明白,为什么平时以”韭菜“自居的网友,在这个问题上,代入的却是”镰刀“的立场呢?

陶无忌和苗彻查赵辉是对的,但主创对陶无忌这个人物的刻画是完全错误、失败的。

原著中赵辉和陶无忌并没有明确的师徒名分。赵辉对陶无忌,是欣赏和栽培,陶无忌对赵辉,是敬重和感激。

剧中增加了许多陶无忌行事鲁莽,需要赵辉帮他收拾烂摊子的情节,还有做贷前调查、递纸条……等, 强化了赵辉对陶无忌的提拔、栽培和庇护。如果没有遇到赵辉这个贵人,陶无忌在职场根本无人问津、寸步难行。

原著中陶无忌的女朋友是苗彻的女儿,还在读研究生,不参与职场戏。剧中让田晓慧做商业间谍,而陶无忌先是说教,后又有包庇之嫌,以此来彰显陶无忌的双标。

陶无忌发现赵辉违规的证据,不仅不觉得痛心、惋惜,反而像嗜血的鲨鱼见到猎物一样兴奋。这是完全不合情理的。

他还像挑衅似的对赵辉说:“我就是想扳倒您。”

有银行从业人员评价说:“这是绝对不会在银行业出现的两个字(指扳倒)”

不管在哪个行业,对自己顶头上司说这句话就是纯纯大傻子。

编剧还安排陶无忌在赵辉跳楼时用激将法来刺激他。 有白珏跳楼时朱强刺激她的先例,这一幕怎么看都像是唯恐赵辉不跳。

最后,又让陶无忌炫耀自己升职加薪。编剧让反派集体降智、认罪伏法,来成全陶无忌的飞黄腾达之路,至此,干的虽然是正派的事儿,却比反派更惹人厌的三姓家奴、白眼狼形象已经浇铸成形了。

编剧借这个人物,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价值观呢?是”为了实现理想必须六亲不认“,还是”踩着恩人的尸骨向上爬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来看看原著是怎么写的吧。 原著中,根本没有”师徒反目”这回事,赵辉和陶无忌之间,从来都没有恶语相向过。

正相反,陶无忌还当着赵辉的面,删除了苏见仁的举报视频:“总觉得下不去手,您是那么好的人。" 只是表示以后会公事公办。

发现赵辉违规的证据,他内心是纠结、不忍的。他对赵辉说:”查谁我都无所谓,唯独对您, 一边查一边纠结“。

最后摊牌的时候,赵辉对陶无忌说:“你愈是公事公办,就愈是证明我的眼光没错。我希望你能做一个高尚的人。不管生活变成什么样子,高尚的人总是值得尊敬的。”

“就算将来有再多人骂我,至少有一点他们要服气—我挑人的眼光是不错的。”

陶无忌说:”无论如何,我都敬重您。”

作者对赵辉是痛心、惋惜的。以他的才华,本可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却一步错,步步错,差点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但他不是伪君子,也不为自己的坠落找借口。在吴显龙说他”囡是好囡,就是轧了坏道。”的时候,他说;”那说明我还是立场不坚定。要真是好囡,枪指着太阳穴也没用。”

作者对陶无忌是寄予深切希望的。用赵辉的话说:”你是我的时光之沙。我做不到的事,盼着你能替我做到。”

如果像剧里塑造的这样,赵辉和陶无忌, 一个是又当又立、既要还要、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另一个是恩将仇报、背信弃义、翻脸无情的真小人,那么,时光之沙的意象根本是不成立的。